为响应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深入挖掘并传承地方独特文化,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安徽外国语学院国际会计学院“皖宣云岫行”实践团队于7月1日至5日赴“中国宣纸之乡”泾县,开展一系列文化传承与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文化筑基:解码宣纸千年传承密码
实践首日,团队与泾县政府进行座谈,并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走访当地居民、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团队成员逐步勾勒出泾县丰富的文化脉络。7月2日,在中国宣纸文化园,成员们系统研习了宣纸的制作过程。同时,团队成员还亲自体验了抄纸和晒纸的过程,切身感受到传统工艺所蕴含的温度。

随后,团队有幸采访到宣纸技艺传承人刘开永。刘老师与队员们分享了宣纸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重要价值,他细致的讲解也令队员们对宣纸的文化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文旅融合:邂逅自然与非遗共生之美
7月3日上午,团队成员对被誉为“江南小九寨”的月亮湾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尽的调研,并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开发和保护好这一珍贵的生态宝藏。下午,团队走访三兔宣笔有限公司和宣纸产业园,亲身参与了宣笔制作的梳毫、调锋等环节。在与工匠深入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一生只做一支笔”的工匠精神,同时也见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与活力。

活动期间,团队与安徽理工大学“竹艺助新材”团队在泾县中学会议厅就“三下乡”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围绕实践主题和资源整合等问题展开研讨,最终达成了校际资源共享和协同推进实践的共识。这一合作不仅为“三下乡”团队间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红色铸魂:汲取新四军革命精神力量
7月4日,团队前往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馆内陈列的文物和史料,详细再现了新四军浴血奋战的历程。通过专业讲解和团队研讨,每位成员对新四军这支铁血之师的成长历程都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最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决心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


服务为民:筑牢金融安全知识防线
7月5日,团队在赤滩古镇以及县中心商超开展了金融公益宣传活动。通过分发资料、详细讲解案例等方式,向当地居民和商户揭露了电信诈骗的常用手法。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群众的金融安全意识,也体现了团队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的坚定决心。

在活动中,团队成员不仅扮演着非遗学习者的角色,更成为了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以及社会服务的践行人。通过此次实践,团队成员实现了从文化学习者到积极传播者、从理论掌握者到实践践行者的身份转变,在知行合一中谱写了属于新时代青春的壮丽篇章。
通过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当地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注入了新的动力,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成功将文化浸润、精神传承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文化自信需在实际行动中不断培育的精神品质。

(撰稿: 姜夏雨 段雪颜 王紫怡 周硕琦 刘子涵 邹舟 图片:汤乐怡 朱海鹏 李志国 吴奇 审核: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