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三下乡” | (四十)我校信息与数学学院实践团赴宿州市砀山县开展实践活动

作者: 时间:2024-08-2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6月30日,安徽外国语学院信息与数学学院实践团前往宿州市砀山县开展了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鹰担当”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6月30日,实践团前往砀山县四馆进行参观学习。博物馆馆长带领团队成员们参观了砀山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2300多件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介绍了砀山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历程,展示出砀山历史文化的新平台和砀山形象的新窗口。馆长的详细解说让团队成员们深刻地了解到砀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后续调研工作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7月1日,实践团成员们来到砀山梨树王景区以及葛花滩景区。砀山素有“梨都”之称,实践团走访当地梨树种植农户,了解了每年梨树种植收益情况。

据调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当地农户人均收入水平呈持续增长态势,家庭经济情况得到显著改善。近年来,砀山县秉承“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总体战略,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和水果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春日经济”,探索形成了“生态旅游+休闲运动”的发展模式。

7月2日,实践团成员们来到砀山中学,开展了防溺水、防诈骗以及推普宣传工作。走进高三5班,安全宣传工作有序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正确的安全观念,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在遇到诱惑时进行理性分析,避免盲目行动。在理论普及推普活动中,成员们通过对普通话的推广,进一步加强了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7月3日,实践团深入“夕乐园康养中心”,对“老有所养”这一中华传统美德进行亲身实践。实践团成员们对康养中心进行全面打扫,改善康养中心的环境卫生,致力于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干净、舒适的生活空间,提高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此次实践团直接参与康养中心养老服务,不仅提高了康养中心老年人的生活质感,对于实践团成员自身在传承传统美德,践行社会责任,磨炼坚韧品格上具有非凡意义。

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为团队成员们提供了一个亲身实践、深入调研的宝贵机会,也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砀山的历史与传统,并在传承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相信在未来,信息与数学学院实践团将继续秉承青年学生“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的理念,继续深入基层,拓宽视野范围,奉献无悔青春,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应有之力。

文字 | 张姝妍 罗再湘 朱祥波

图片 | 李乐天 周臣一

编辑 | 蔡淑文

一审 | 胡晨曦 詹遥思 胡梦钰

二审 | 杨然 罗景妍

三审 | 于焱

Copyright © 2002-2020 版权所有:安徽外国语学院 皖ICP备120177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