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团中央联合教育部下发的《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若干措施》,按照《学校共青团改革评价实施方案》要求,接受广大师生监督,现将我校截至2021年11月共青团改革情况公开如下。
一、改革自评表

二、政治教育机制
目前,全校共有团支部356个,今年组织化党史学习教育覆盖率100%,团支部平均理论学习次数7次。已组织开展的校级理论学习有:书记讲团课、第三届“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基层团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学习讲话精神”知识讲座、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微团课”大赛、禁毒反邪知识讲座、党史知识竞答大赛、“青年学子说”专题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文章、“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演讲比赛、“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主题团日等。
团组织规范程序推优入党比例达100%,2021年经团组织规范程序推优入党共1595人。校内团组织推优入党制度文件。
2021年校级“青马工程”学员共376人,学生团干部285人;院系“青马工程”学员328人,其中学生团干部237人;附培养方案或计划文件。
附:
《关于安徽外国语学院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团内推优”工作的通知》
《关于安徽外国语学院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团内推优”工作的通知》
《关于举办安徽外国语学院2021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暨学生干部培训班的通知》



三、实践教育机制
2021年全校共有2119名同学参与“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超过2000名同学参与志愿服务,1200名同学向社区(村)和青年之家报到。
已开展西部计划、扬帆计划、团团微就业、“千校万岗“等4场就业帮扶活动,全校专挂兼职团干正在帮扶2022届毕业生40人。
积极组织同学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活动,287名同学57个项目参与校赛,52名同学10个项目参与省赛,获得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9项等奖项。
“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情况简述,附相关制度文件。
安徽外国语学院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了《安徽外国语学院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安徽外国语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模块架构共有7个模块,其中包括“思想政治素养”、“美育体育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文艺活动”、“团学工作”、“社会实践”、“技能特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至少累计获得10个第二课堂学分(其中思想引领模块和创新创业模块至少各必修1学分)方能毕业(专升本学生需完成的第二课堂学分减半,为5学分,其中思想引领模块和创新创业模块至少各必修0.5学分)。学校成立第二课堂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相应成立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院所属学生进行认定工作。学校第二课堂工作领导小组将对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和学分分数取得进行监督和不定期检查。





















四、组织建设机制
(一)内设部门
1.校团委办公室:办公室是团委的综合业务组织协调部门,主要负责日常办公事务和文书资料的管理,主要职责是负责团委相关会议的会务工作、团委相关公文的起草和发放,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团委各类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负责团委公章的管理和各类证书的管理工作;负责全校团员的团籍管理、团费收缴管理、发展团员、团内统计等工作;对接校礼仪队与校舞蹈队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2.校团委宣传部:宣传部主要负责团委各项工作和活动的线上宣传、信息收集等工作,主要职责包括统筹指导各级团学组织做好宣传工作,与《安外青年》编辑部、学生团体联合会密切配合,牵头组织并做好团学组织及学生社团的宣传培训工作;校团委官方微信平台日常运营工作;“微团访”系列视频的拍摄制作工作;与新媒体工作部、《安外青年》编辑部、青年传媒联盟密切配合,牵头组织并做好各级团学组织及学生社团的宣传检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评分考核与评优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3.校团委新媒体工作部:新媒体工作部主要负责管理团委所属新媒体,提供技术保障,加快信息化、模式化校园网络建设,主要职责包括负责校团委微博及QQ(安外团团)运营,掌握校园最新动态,及时发布校团委工作及相关信息;各项活动的海报,展板、校园宣传橱窗等制作;团委活动线上线下媒体融合工作;给团委工作提供网络技术支持;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4.校团委社团工作部:社团工作部主要负责全校学生社团的登记、注册、活动指导等,指导学生团体联合会对学生社团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包括学生社团的年度审核、注册工作;新建学生社团的审批工作;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学生团体联合会的日常指导工作;学生社团办公室及活动场地的管理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5.校团委实践与志愿服务部:实践与志愿服务部主要负责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搭建工作实践平台,指导团员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主要职责包括倡导和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投身到广阔的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中去,包括调研、计划、落实、检查与评比,培养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研究制定学生的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和其他社会公益活动项目,编制具体时间策划书,并组织实施、与各高校;社会群体联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实践见习基地的建设;每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员;组织实施和总结工作;强对外交流和合作,寻求支持,创造条件,推动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成果的开发与转化,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做好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孵化、扶持、指导工作;做好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系统认证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专业中心
1.青年传媒联盟:青年传媒联盟为中青报安徽记者站安徽省高校媒体联盟会员媒体单位,为党委宣传部与团委共建的青年传媒联盟组织,目前会员媒体单位有:校报记者团、安外青年通讯社、团委微信熊熊宣传队、安外团团运营团队、校学生会新媒体工作室、学生团体联合会网络宣传部、青年志愿者协会网络宣传部、班长联合会宣传部、安外times摄影协会、安外广播台。主要负责校内校外宣传统筹协调工作,全力做好外宣工作,主要职责包括负责会员媒体单位间的协调工作,积极加强会员媒体单位间的宣传合作,联动互动,传递安外声音,展现安外风采;各校外媒体沟通、联络和巩固,积极开拓校外媒体宣传渠道,做好重大活动的外宣工作;负责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运动会等活动的统筹宣传工作,大型活动以青年传媒联盟之名进行发声,做好联动宣传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2.青年文艺中心:青年文艺中心主要负责文艺活动举办,统筹、协调、组织各团学组织文艺部门与各文艺社团的文艺活动,主要职责包括与学生团体联合会全力配合,做好学生文艺社团的业务统筹工作,加强文艺类社团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整合校园文艺骨干力量,指导各学生社团搞好文艺活动,进一步提高青年文艺活动水平;与校学生会、学生团体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负责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开幕式、迎新晚会、社团巡礼月开幕式、十二五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的组织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直属机构
《安外青年》编辑部:《安外青年》编辑部指导安外青年通讯社、北极星文学社,主要负责团学活动新闻采编报道及团刊《安外青年》的编辑出版工作,主要职责包括负责遴选团学组织团刊《安外青年》记者与编委、学生社团的通讯员,做好团刊《安外青年》的编辑出版工作;团学活动的新闻采编报道工作,团学组织活动的拍摄记录报道工作;团委官方网站的日常运营工作;团学活动的前期宣传及后期报道文字编辑,新闻通稿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学生组织
1.校学生会: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协助学校各部门完成相应的保障工作。组织同学开展学习、文体、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创优等多种活动,促进同学全面发展。组织同学开展有益于成长成才的自我服务活动,协助学校解决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沟通学校党政与广大同学的联系,通过学校各种正常渠道,反映同学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参与涉及学生的学校事务的民主管理,维护同学的正当权益。配合其他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完成学校和上级组织交办的任务。
2.青年志愿者协会:培养青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帮助青年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为校园建设、城区发展、社会援助、环境保护等提供志愿服务;开展与其他志愿者组织的交流合作,并尽可能整合资源,强强联合,与校园学生组织以及社会单位合作,扩大平台,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地区和群众提供援助;招募志愿者,建立一支由协会直接管理的多元化的志愿者队伍。
3.校礼仪队:校礼仪队主要负责学校对内对外各种大小型活动的礼仪接待和颁奖工作。它作为一场活动的形象代言人,在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好的礼仪不仅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体现学校学生的良好形象,还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通过做礼仪工作,学生礼仪也可以提升精神面貌,更好地展现个人魅力,锻炼在社交礼仪中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
4.校舞蹈队:校舞蹈队作为学校文艺演出和对外形象展示的一个优秀团队,让更多的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活跃学校第二课堂氛围、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素质;丰富广大爱好舞蹈的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特长。
5.KAB创业俱乐部:KAB创业俱乐部在校团委领导下以学生组织的形式在学校里积极开展各项与创业有关的活动,致力于创业知识的普及,提高学生对创业的认识,让更多对创业感兴趣的同学,了解创业思维,运用创业知识,实现创业梦想。
五、保障支持机制
校团委共有专职工作人员3个,挂职工作人员1个,兼职工作人员3个,校团委书记按学校处级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

2021年,学校共计划拨校团委各项经费计357504元,按在校生人均28元的标准划拨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
以上自评公开内容如有不实情况,可发送邮件至安徽省学联秘书处邮箱 2354000012@qq.com 或全国学联秘书处邮箱 xuelianban@126.com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