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谋发展 迎评促建上台阶
——在院首届教代会暨首届工代会上的报告
三、凝心聚力,打好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攻坚战
今年十二月,我院将接受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院已经确定评估目标是:确保通过,并取得良好评价。实现评估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需要,是我院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发展战略转移的客观需要。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二)进一步广泛宣传,全员参与
(三)进一步加强建设,扎实整改
(四)进一步艰苦工作,连续作战
四、2010年的重点工作
2010年,学院总的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争创省示范高职和实施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为抓手,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管理,增进和谐,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2010年学院总的工作指导思想,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解放思想,创新观念
(二)继续加强领导体制和制度建设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管理干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使其成为学院坚强的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学院要通过引进和内部提拔逐步配齐中层管理部门一把手,建立中层管理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坚决淘汰不负责任、不适应岗位需要的干部。“办学以师为本”,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根据人才培养需要积极引进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中级及以上职称、双师素质的教师,特别要重视专业课教师、部分小语种教师的引进。通过制定和实施院龄工资制度、考核激励机制、培训提升机制、科研成果奖励机制、院内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和谐文化建设等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认真实施院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积极争创省级示范高职
2010年,依据“规模适度,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效益较高,省内一流”的发展目标,按照《安徽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做好已经实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拓宽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范围,立项一个,建设一个,务求实效。在院级立项建设的基础上,争取2~3个省级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
根据安徽省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计划,省教育厅和财政厅陆续推出一批省级示范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目前民办高校处于空白状态。抓住机遇,瞄准省级示范高职标准建设学院,不仅使学院建设发展有了新的目标和抓手,而且可以提振信心,有助于进一步理清学院办学思路,突出学院发展的重点和特色,明晰高职人才培养的意识和路径。
(五)加大教学基本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加强专业建设,注意围绕重点(特色)专业延伸专业方向,构建主次分明、优势突出、具有资源共享基础和竞争力的专业群体,积极申报省级精品专业和特色专业;二是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三是加强教学制度建设,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四是建设2个实训室、10个多媒体教室、10个校外实训基地,逐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五是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切实贯彻“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
(六)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
按照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行外语自然学习法和滚动式分层教学法,适当加大学生选择课程的比重,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总结差异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教训,完善相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加大课程改革和课程综合的力度,增加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比重,适度减少专业边缘课程的课时,构建主次分明、相互支撑、有机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确保专业主要培养目标的实现;选择一、两个专业进行课程综合模式改革,积极推广“双证书”制度,努力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在坚持能力培养的前提下,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后续教育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强化,加强人文科学教育,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以适应学生进一步深造和面向市场就业的双重需要。
(七)强化学生管理工作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要采取切实可行、坚强有力的措施,贯彻学院《学生管理制度》,坚决遏制学生上课迟到和缺课现象,严格学生学习纪律。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遏制学生中途辍学现象。积极探索适应高职学生发展规律的学生管理机制和教育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组织与机制,加大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培养的力度,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的带头作用。继续实施以爱为核心的情感教育,关心学生的疾苦。完善评优、奖优制度,规范学生行为,预防学生中的不良行为,特别是恶性行为的发生,确保学院的安全稳定;针对2010年就业的严峻形势,加大就业工作的宣传与管理力度,拓展就业渠道,构建就业市场,确保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八)强化行政后勤保障工作,打造和谐校园
(九)制定 “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