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返回

推荐阅读

“三下乡”(二)|青春足迹映红土 金寨新篇谱华章—安徽外国语学院赴金寨县“红色传声筒”红色历史研究实践团
发布日期:2025-07-09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五五”规划关于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绿色发展及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7月3日至7日,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红色传声筒”红色历史研究实践团的6名青年学子在团总支书记卜美倩的指导下,走进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以脚步丈量革命热土,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在这片浸润着英烈鲜血的红色土地上,书写新时代青年与老区发展的双向奔赴。

304acdb2dfe2ed1174f7688c812bdb0

(触摸红色根脉感悟初心使命)

实践团首站抵达庄严肃穆的红军广场与红军纪念堂。馆内珍贵的文物与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金寨作为“将军县”的光辉革命历程,大家深刻领会“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在洪学智将军纪念馆,先辈们“坚贞忠诚、牺牲奉献”的大别山精神,让队员们深受震撼。“革命先辈用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是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一位队员的感言道出了众人的心声。

3b9786089d178503ad71223b2b5667c

在金寨县双拥广场,队员们向群众介绍歼-8战斗机背后的国防故事,将红色革命精神与新时代建设使命紧密相连。

bde897ec8754a3ba84ae165ff9a5bd8

在糖果艺术培训中心的教室里,实践团成员们化身支教老师,为老区的孩子们开设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红色课堂”与科普课程。黑板上,队员们用彩色粉笔勾勒出金寨作为“将军县”的地图轮廓,指着一个个闪耀的名字讲述开国将军们少年立志、投身革命的故事——从洪学智将军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传奇经历,到无数无名英烈“舍小家为国家”的悲壮事迹,孩子们瞪大的眼睛里,渐渐燃起对英雄的崇敬与对历史的好奇。

科普课堂上,队员们则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生动实验:结合梅山水库的案例讲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意;拿起家乡的植物标本,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态与环境的密切关联。“老师,我们这里的水能真的能发这么多电吗?”“将军们小时候也像我们一样爱学习吗?”面对孩子们天真而热切的提问,队员们一一耐心解答,让红色基因的种子与科学探索的萌芽,在互动中悄然扎根。

这些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联结。队员们带来的绘本、文具与精心准备的红色故事手册,成为孩子们爱不释手的礼物;临别时,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迹写下“长大后也要像哥哥姐姐一样,为家乡做事”的纸条,让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支教的意义远不止于课程本身——它是“十五五”规划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鲜活实践,更是红色血脉在代际间的无声传承,让青春的力量以最温柔的方式,融入老区振兴的脉搏。

2f3d1cc3afd9f75d329138222830280

(探寻绿色路径见证发展活力)

“一五”期间由我国自行建造的梅山水库,是实践团感悟绿色发展的生动课堂。站在气势恢宏的钢筋混凝土连拱坝上,听红色讲解员细说这座水利工程如何从防洪灌溉的民生屏障,蜕变为年发电量超1.9亿千瓦时的“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队员们深切体会到“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深刻内涵。

27bb47431551eb1f39f6da6349f40f7

从1954年开工建设到2013年增效扩容改造,梅山水库的每一次升级都镌刻着老区人民“艰苦奋斗、改造山河”的印记。如今,这里不仅保障着皖中电网的稳定运行,更以累计60多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输出,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注脚。实践团成员在此调研时感慨:“水利工程的迭代,正是国家发展理念升级的微观缩影。”

dac43f7f57157e23752e63308443ca3

此次实践中,队员们还深入景区开展旅游满意度调研,为老区文旅融合发展建言献策。从红色基因的深度挖掘到生态资源的创新利用,从公共服务的精准下沉到乡村振兴的智力赋能,实践团以“红色传承”为魂、以“绿色发展”为翼,让“十五五”规划的蓝图在老区热土上化为可感可知的生动图景。

1979fba597b6d2d1f073832b2f6f33d

(青春担当在肩共赴振兴之约)

安徽外国语学院“红色传声筒”实践团的金寨之行,既是一次穿越时空的红色寻根,更是一场青年担当的实践淬炼。在这片承载着“坚贞忠诚、牺牲奉献”大别山精神的土地上,青年学子以历史为镜、以实践为尺,在红色基因与绿色发展的交响中,触摸到了国家战略与基层实践的共鸣点。

从红军纪念堂的文物里读懂“初心”,在梅山水库的大坝上看见“担当”,向老区孩童的讲述中传递“使命”——这场实践让“十五五”规划中“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绿色转型”的宏大叙事,转化为可触可感的青春行动。当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老区的每一寸土地,用智慧赋能乡村的每一处发展,他们不仅是红色精神的“传声筒”,更是老区振兴的“生力军”。

金寨之行的深层意义,在于让青年深刻领悟:个人的青春理想从来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革命先辈用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既是照亮前路的灯塔,更是催征奋进的号角。新时代青年唯有将“小我”融入“大我”,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成长,方能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血脉中永续流淌,让老区振兴的蓝图在奋斗中绽放新的光彩。这既是一次实践的终点,更是无数青春奋斗的起点——以理想为墨、以担当为笔,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续写属于中国青年的时代华章。(撰稿:唐佳宜 审稿: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