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专业资讯】中俄关系发展现状及前景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4-04-30 [来源]: [浏览次数]:

中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发展最好时期

1991年苏联解体后10年时间里,中俄关系在政治和法律定位上连续上了五个台阶:一是1992年12月,两国元首在北京签署关于两国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决定把双边关系提升到“相互视为友好国家”的新阶段;二是1994年9月,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三是1996年4月,两国元首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确定两国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四是2001年7月,两国元首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第五个台阶习近平任职国家领导人后首次出访的国家就是俄罗斯,这为中俄关系的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这步步升高的政治和法律定位,不仅使中俄关系高潮迭起,也为中俄关系指明了发展方向。

自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合作格局,成果丰硕,势头喜人。可以说,我们两国关系步入全面、快速、深入发展轨道,其重要性、特殊性和成熟性更加凸显。

● 中俄关系前景广阔

自2007年以来。中俄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十年。回首过去,中俄关系成绩显著,成为大国关系的典范;展望未来,中俄关系基础牢固,发展前景令人乐观。中俄形成全方位合作局面,各领域合作日益深化。经贸方面,同处快速发展阶段的中俄都有扩大经贸合作的贸易。

据报道,习近平总书记访俄曾与普京会谈提出到2020年中俄贸易额要达到2000亿美元,中国以成为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俄相互投资日益活跃,规模不断扩大,并朝着更为开放透明和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对中俄两国关系许多领域来说,2013年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年度,俄罗斯成为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出访的首个国家,充分体现了中国新领导层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表明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此访对中俄关系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为双边关系持续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访问期间,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两国如何加强相互支持、扩大各领域合作、密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配合深入交换了意见。通过与俄各界人士的广泛接触,习近平传递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俄罗斯政府和人民的深情厚谊。

习近平此访在俄罗斯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俄各大媒体对习近平访问行程和中俄关系进行了大量报道,俄社会各界争相目睹中国新领导人的风采,对中俄关系发展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中俄两国签署了数十份协议、备忘录和意向书。这些文件表明两国之间的互信水平高,且承诺未来各领域合作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此外,习近平访俄期间,双方表示要重视青年交流,鼓励两国高校交往,增加互派留学生名额,在2014年和2015年互办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中俄人文交流全面发展,两国人民友好情感不断加深。中俄已成功举办“国家年”、“语言年”,今年又启动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双方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民间交流和地方往来日益频繁,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进一步加深,世代友好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