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尊师重道,行胜于言;文明公德,谨记于心——西语学院召开“尊师重道,文明公德”主题班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6-04-08 [来源]: [浏览次数]:

2016年4月7日晚,14级西班牙语1班在班委会的策划下在西语405教室开展了主题为“尊师重道,文明功德”的主题班会。班长卢智豪主持班会。

班会以一个集体游戏作为开始,游戏内容是十道关于平时生活习惯的选择题,旨在测试每位同学的个人素质,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测试数据对自己的素养有一个基本认识。虽然最后的结果没有公布和比较,但是每个同学还是了解到了自己的素质水平,标准与否,自在内心。

首先,同学们围绕尊师重道话题就应该如何去反省并改正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展开了讨论。大家发现,虽然身边不少同学在高喊尊师爱校的口号,但是阳奉阴违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譬如,明明迟到,却仍然大摇大摆进入教室如入无人之境;课上违规违纪,闲话连连;课后作业敷衍应付,不求质量……凡此种种,都是不尊重老师的行为,而更有甚者,当众顶撞老师。在谈到这些问题时,课堂气氛变得格外凝重,大家陷入深深的反思。

或许为打破凝重的气氛,卢智豪朗读了一段话:父母之爱,让我们感受到养育的艰辛;朋友之爱,让我们体会到互助的温暖;而教师之爱,让我们享受到了不求回报的无私关爱。人世间最大的情感失衡,第一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其次便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这种情感流失总是悄然无声,当我们意识到时,已为时晚矣。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人生榜样,也是我们事业前进路上追寻的一串深深地脚印!他们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一生只做一件事——教书育人。同学们,让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配合教师工作,关心老师的生活,以一颗赤诚之心去理解老师。尊师重道,不是大张旗鼓的宣扬,上课有事举手示意,迟到之后请求谅解,不扰乱课堂,不假装无视,便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当我们能待人为尊的时候,文明已经成为了我们内心的修养。

接着,围绕班长抛出的“应该如何尊师重道”问题,同学们纷纷发言,大家认为,在路上遇到老师,应当主动问好;课上提问需谦虚,私下聊天也不能用词轻浮;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即使有事也需要详细说明情况;老师偶尔的小失误应当给予理解等等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尊师重道。

班会至此进入第二阶段。谈到文明公德,同学们说出了文明礼貌、互相尊重、相互合作、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维护秩序、爱护公物、注意卫生、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等方面。会上,同学们还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不文明现象,如,对教室垃圾视而不见,墙上出现脚印,课桌被人涂鸦,图书被撕页以及随意插队、随手丢弃垃圾、浪费水电等等。如,乘车无序、待人无礼、自私自利、明哲保身等等。如,不明法纪、跟风起哄、恶意报复、破坏环境等等。

班会的最后,主持人总结说,文明公德涉及内容相当广泛,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班会结束时,班委干部集体向大家发出呼吁,我们要了解文明,亲近文明,实践文明,做好自己并影响他人,表现出一个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文明素养和精神面貌。

(撰稿:彭巧云/审稿:淳于义龙、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