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三下乡” |(三十七)我校“泾韵筑梦”乡村振兴促进团赴宣城市泾县廊桥镇溪头村开展实践活动

作者: 时间:2024-08-13

为深入了解传统手艺和木梳文化,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助力共同富裕。安徽外国语学院“泾韵筑梦”乡村振兴促进团于7月14日上午前往宣城市泾县廊桥镇溪头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到达目的地后,队员们从榔桥镇街道社区居委会中了解到,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当地的木梳产业迅速发展。现如今,木梳产业由家庭作坊向专业化生产转型,成为当地经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在木梳厂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一同参观了榔桥木梳厂,深入了解木梳的生产工艺。从切削、推头、打磨到最终的包装,每一个工序都展示了工人们的精湛技艺和对传统手艺的继承与创新。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的目光聚焦于工人们手中的木梳,他们对木梳的制作过程充满了好奇,并认真观察了每一个制作细节。

工人们用精湛的技艺,将一块块普通的木材转换为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美感的木梳,这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变化,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通过与木梳厂员工的深入交流,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工厂内大多数员工都是当地居民,他们以制作木梳为主要的家庭经济来源。在观看木梳的制作中,成员们感受到了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与执着,深刻理解了每一把木梳背后所承载的匠心精神。

随后,队员们采访了木梳厂的负责人。负责人表示,尽管木梳厂产业蓬勃发展,但仍面临着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问题,不过工厂通过高薪策略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确保了工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乡村特色产业的一部分,木梳厂不仅承载着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还是乡村经济继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信未来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木梳厂将秉持匠心精神,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也期待更多群众能够关注和支持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此次实践活动为团队成员们搭起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桥梁,增强了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青年志愿者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为共同绘制乡村振兴与产业繁荣的美好蓝图努力奋斗!

文字 | 胡晓涛 方慧慧 寇嘉慧

图片 | 杨信郑

编辑 | 陶德奇

一审 | 胡晨曦 詹遥思 曹颖

二审 | 杨然 罗景妍

三审 | 于焱

Copyright © 2002-2020 版权所有:安徽外国语学院 皖ICP备120177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