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日,安徽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学院学生会9位成员组成暑期“三下乡”红色专项实践团,在西语学生会主席的带领下,分组走访了晋江沿海区革命纪念馆、四行仓库及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实地调研。
以方文娟同学为代表的小组探访了晋江沿海区革命纪念馆。馆内主要讲述的是革命时期晋江沿海地区党组织、人民光辉的战斗历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晋江沿海人民为建设区域内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突飞猛进的奋进历史的精神。方文娟同学说:“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高中书本上熟悉的字眼,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胜利’,大多数都是曾经课本上看起来远远不可触及的历史,我曾经觉得这些重大的革命事件、重大的改革只会发生在城市里和那些比较突出显眼的地区,但是在这次参观实践中,我认识了很多课本上并没提及的革命先烈,我相信,历史不会遗忘他们,他们的名字无论在哪个角落,都是熠熠生辉的那一个。”
与此同时,以马骏同学为代表的小组去往了上海四行仓库追寻红色历史。马骏同学说:“受到去年上映爆火的抗战电影《八佰》影响,我一直对故事的发生地很感兴趣,希望能够自己去亲身参观那个疮痍而伟大的战争遗址,感受其中留下的先烈们的红色热血和精神”。

进入四行仓库馆内,里面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谢晋元将军写给爱妻的遗书,“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但职责所在,为国当不能顾家也”拳拳爱国心,殷殷赤子情感人肺腑。
“此次的四行仓库之旅,让我深受感触。时间能够带走枪林弹雨和战火纷飞,但带不走的是那段悲壮的历史以及革命先烈们刻在遗址中的红色精神。”马骏同学表示:“参观学习是短暂的,但我们在其中的领悟和体会却是深远的。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为祖国不断奉献。”
解林杰、裴宇翔等5名同学赴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重温了新中国成立之前那段惊天动地的伟大战役。


在工作人员的细心讲解成员们了解到这里的大部分文物都是当时参加渡江战役的战士们所留下来的,有的文物是在战士们在战后亲自捐赠,有的则是由其家属或者后代捐赠,包括当时渡江的帆船、使用的枪支以及着装等等。纪念馆以实物,图片,文字,浮雕,战局图等手段生动的展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阔画卷,作为中坚力量的共产党员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成员们纷纷感叹先辈为了理想与抱负,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人民英雄青史颂,渡江精神新辈弘!”。在一件件展品前,大家驻足观看,在一幅幅图片前,大家认真聆听讲解。渡江战役胜利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史上气吞山河、彪炳千秋的伟大篇章,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和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革命先辈用战火和鲜血铸就的渡江战役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代儿女奋斗前进。

本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的帮助支持,排除万难,在他们的讲解和引导下,红色专项实践团成员们集体重温了革命战役史,使成员们认识到要牢记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要以新时代青年为标准,坚持科学文化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相统一;坚持书本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自身价值实现与为祖国人民服务相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为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而不断奋斗!
文字 | 李京阳
图片 | 裴宇翔 解林杰
编辑 | 周燕
责编 | 黄敏娜
校核 | 陈可
审核 | 仲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