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引导和激励我校学子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活跃校园学术氛围,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4月16日,由共青团安徽外国语学院委员会主办、大学生青创俱乐部承办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华安证券”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安外校级决赛于我校四教306教室成功举办。
莅临此次活动的评委老师有东方语言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蓓羽,国际商务学院副教授吴杰华,国际经济学院副教授龙海,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副教授夏欣琳,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石玉娟。本次活动汪海鹏、曾敏共同主持。

活动现场,各参赛选手以专业视角切入社会热点与科技前沿,从自然科学的微观探索到社会科学的人文关怀,每一个项目都凝聚着团队日夜钻研的智慧结晶。他们用数据勾勒出时代脉搏,或借模型展现未来图景,在答辩环节中,选手们以沉稳的姿态阐述观点,展现了灵活的思辨能力,充分诠释了“挑战杯”倡导的勇于突破和敢于创新的精神。评委们则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对选手的论述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解读。








历经激烈角逐,共有15支队伍脱颖而出,最终获奖结果如下:
一等奖:《基于蚁群算法的智能双臂无人叉车优化方案设计》,由王蓓羽院长为其颁奖。

一等奖
二等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困境与出路:小众农产品如何赋能革命老区乡村产业振兴?——基于安徽省金寨县典型村镇的调研报告》、《平推与旋转式窗户》,由龙海教授为其颁奖。

二等奖
三等奖:《从“盲盒效应”剖析“谷子经济”的消费心理及营销策略》、《“牛”刀小试:安徽旌德黄牛养殖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含山民间扎彩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建设畜牧兽医队伍,助力乡村振兴》、《梨香四溢——基于砀山县梨经济发展调研查报告》、《产学研背景下高校工作室创新创业发展调查报告》,由吴杰华教授为其颁奖。

三等奖
优秀奖:《契合发展趋势的康养文旅与城市发展融合路径探索——以霍山县为例 》、《青松解忧——独居老人的社区智慧学习室的建立》、《“药”有所为:中药渣回收利用的社会效益与生态价值评估——以安徽省亳州市为例》、《“网红经济下文旅产业如何走的更远——基于哈尔滨冰雪旅游的思考”》、《文化基因解码计划:乡村非遗工坊的文创转型路径——皖北泗县盘纸技艺生产性保护实践调研》由夏欣琳教授为其颁奖。
《农业全产业链闭环构建研究——基于安徽省农作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实证分析》、《棕艺焕新:庐州棕编与动画融合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策略研究》、《激活合肥红色文旅,赓续优秀文化基因——关于合肥红色文旅亮点、痛点及对策的调查报告》、《“三物”循环激活菌业引擎,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以灵璧县杨疃镇为例》、《传统纸翻花艺术在灯具中的创新运用》、《携手夕阳红,关爱老人心——开发智慧养老综合服务APP》、《延安红色智慧游》、《徽光破界:数字赋能下千年焕新的皖韵》,由石玉娟教授为其颁奖。

优秀奖
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的作品不仅体现了我校学生对学术的真诚热爱,更深刻展示了安外校园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和育人成果。这些作品不仅是个人与团队的荣誉,还将作为安外的“青春名片”,在省赛的舞台上与全省高校学子一同竞技,展现卓越风采。
“挑战杯”是青春与智慧的交响,是梦想与实践的共鸣。此次校级决赛的圆满举行,不仅为安外学子搭建了绽放光彩的舞台,更点燃了青年学生投身科创的热情。期望晋级队伍能继续以锐意之姿和拼搏之态书写人生篇章,让安外的科创旗帜在“挑战杯”赛场上高高飘扬!(撰稿:姜丽 汪紫瑞 向梓涵 图片:朱有娣 王书荣 牛若菲 林先云 审核: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