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正文

学院简介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4-02 】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学院成立于2018年3月,前身是2009年4月成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课程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6门必修课程,以及1门大学生《“四史”选择性必修课程》(《中共党史》)和1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课程。承担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与传播,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机构设置:学院设有“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6个教研室和“生态经济研究中心”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涵养深厚、年龄结构合理、学历职称优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本学期现有专任教师41人,外聘教师6人,校内兼课教师4人。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16人。学院50岁以下教师中拥有硕士学位的有37人,占教师比例90.2%。学院有双师双能型教师11名。

教学模式:学院探索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相互融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力求“精讲”,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借助超星云平台,开展基于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增强课堂教学互补性;不断丰富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安徽省地方资源,与渡江战役纪念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紫蓬镇党委、紫蓬山风景区管委会、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等单位合作,建设思政育人实践基地,挖掘红色资源,以本土红色文化赋能思政课教学改革;采取“大学生讲思政课”竞赛,红色文化之旅、安徽省三新赛和大学生领航计划等赛事,以赛促教促学等参与式、体验式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魅力和党与时俱进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同时强化教师通过研究教学,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实效性。

科研成果:近年来,学院现有专任教师取得的教科研成果:在《光明日报》《自然辩证法研究》《道德与文明》《思想教育研究》《求索》《安徽史学》《中国教育学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导刊》《实与虚》《华东经济管理》《江淮论坛》《教学与研究》《当代教育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江苏高教》《教育理论与实践》《当代教育科学》《中小学管理》《上海教育科研》《辽宁教育研究》《安徽日报》《新华日报》及其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小岗精神当代价值研究》《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走出人类生态困境的路径选择》等学术著作6部。出版《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教材3部。担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省级教学团队和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担任《教育学》省级教学团队、《教师专业发展》省级精品课程和师范专业省级人才培养实验区负责人。主持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和省领导圈定课题3项,主持“三全育人”项目2项,主持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40余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0余项,校级项目50余项。获厅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安徽省教学名师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