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向纵深发展,11月15日,由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与肥西县教体局联合主办、安徽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校协办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在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文鼎楼五楼AI思政中心举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有炜及概论教研室主任石玉娟受邀参会,与肥西县各中小学及相关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围绕教学创新路径与建设经验开展研讨交流。

开幕式由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执行院长张道全主持。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纪委书记唐立军致欢迎辞,他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各学段承载着“启蒙引导、认知深化、理论升华”的独特使命。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与各院校共享资源、共研教学、共育人才。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有炜随后致辞,强调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凝聚共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本次集体备课会以“坚持人民至上,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主题,重点聚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的核心难点、痛点等问题。活动期间,各参会单位选派的7位不同学段教师代表,围绕会议主题依次进行说课展示,教师们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分享教学设计,展现了思政课教学的层次性与衔接性,通过系统化设计的教案与课件,呈现各学段思政课的教学逻辑与实践路径。


石玉娟以《聚焦民生福祉与公平公正——以坚持人民至上为视角》为题进行说课,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等维度,系统阐释大中小学思政课在贯彻“人民至上”理念中的层次衔接与内容递进。她指出,大学阶段重在理论自觉与使命担当,高中阶段侧重理性认同,初中阶段注重观念体验,小学阶段聚焦情感与行为奠基,并围绕民办大学生群体,以“助学筑梦”“就业扶持”等政策为例,解析国家在推动教育公平与民生保障方面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成效。

王有炜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规律,就课程目标衔接机制、教学内容贯通策略、育人方法创新路径等议题与参会同仁展开深度研讨,同时分享了我院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索经验,为构建“上下贯通、内外协同”的思政教育生态体系提供高校实践参考。

此次参会构建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小学思政教育一线的常态化沟通桥梁,对优化思政课教学体系、实现不同学段思政教育的无缝衔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下一步,学院将以此次备课会为重要契机,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强化与地方教育系统的协同联动,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撰稿:石玉娟 审核:王有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