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领会国家的大政方针,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新形势,切实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9月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艺术楼101教室召开了2025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院长王有炜主持,“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了本次备课会。

此次备课会紧扣课程教学核心议题,旨在通过深入研讨和交流,提高新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会议伊始,王有炜强调“形势与政策”课在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树立正确政治立场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全体教师应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和创新实践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学,赋能学生成长成才。
马建省开展《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示范教学。她从回望:烽火岁月 皖江抗战、铭记:伟大胜利精神丰碑、启示:历史教训深刻启迪、开创:青年担当共创未来四个篇章论述梳理了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历程,通过关键历史节点事件再现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诗,解读了“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提炼了皖江抗战的精神内核,最后结合时代需求探讨了大学生在新时代应该如何担当己任。
姚清华就《绘就人民生活新画卷》展开示范教学,她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重点讲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和内容,让学生掌握增收入、扩内需、促消费的概念、相互关系及其在绘就生活新画卷中的作用,并根据不同类型学生设置相应学习任务,体现学生专业特性和主体性。

刘玲莉围绕《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展开示范教学,她从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是新时代产业重构的内在动力,人工智能运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等方面阐述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

张家玥围绕《以“同球共济”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开示范教学。他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出发,分享了上好本节课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思路。

参加集体备课会的老师们,围绕专题教学内容展开深入研讨。在结合学科背景与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精准聚焦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案例选取等发表意见建议。
最后,副院长倪胜对四位教师的展示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此次备课会搭建了教学的优质交流平台,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深挖历史厚度与理论深度,又要贴近学生思想实际与时代热点,切实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思想性、针对性与吸引力。
(撰稿:张玉;审核:王有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