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校长周之虎、第一副校长汪良出席马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19-12-04 】

12月4日,安徽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本次会议主题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教育思想,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三进”工作。

校长周之虎、第一副校长汪良发出席会议并讲话。科研处张恩志处长到会并交流了自己的学习研究心得体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多年从事马理论研究的教授、学者,思政课程青年骨干教师2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研究中心李忠庆主任主持。

周之虎校长研讨会上首先讲到:

一、首要政治任务。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近百年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理论联系实际。要结合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实际,深入学习贯彻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为党育才守初心,为国育人担使命”,课内课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要站稳、站好、站牢思政课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覆盖。

三、真学真信真研究。学习研究目的就是要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六要”标准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激励教师强化教书育人、铸魂育心的担当作为。

教授、专家们与青年骨干教师在研讨交流中谈到: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制度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党和政府在网络舆论监管与引导方面的重要性;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是对古今中外各国家治理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发展的新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突出党的统一领导,一要坚持和巩固,二要完善和发展,三要遵守和执行,从思想和行动上确保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学习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通过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微信课堂,精彩课堂,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理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从思政教学改革、党的统领作用、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各方面的重大意义等不同角度,谈及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

院长操基栋在研讨总结时谈到:

一、理论武装的首要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核心内容,必须作为理论武装的首要任务,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习研究与思政教学相结合。这才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深刻理解。不搞假大空,不搞哗众取宠,在学习上,坚持读原著悟原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研究中,紧扣思政课教学实际,在研究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忠诚维护核心、坚定看齐核心。

三、研究要有实际成效。今天的研讨会是一次交流普及会。理论普及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再好的理论不联系实际,就根基不稳,达不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取不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学习研究做到“三要”。伟大理论指导伟大实践。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三要:一要指导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否则理论就成为海市蜃楼,雾里看花;二要在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上下功夫,在学以致用上做文章,在真学真懂真信上求突破,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新突破;三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解决思政课教学改革、马克思主义学科、思政专业建设发展问题,完善马院发展思路,解决学科专业建设难题,用安外“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的生动实践,阐释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的深刻内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坚守初心,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担当使命,拼出马院发展的新前景、新未来

(撰稿:张健 图片:胡敏兰 审稿:操基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