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54学时。
适用专业:本院所有专业。
教学目的: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主要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四个大的方面,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教育、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教育、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教育、恋爱婚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教育、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与法治观念教育、我国基本法律制度与规范知识教育等。
教 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72学时。
适用专业:本院所有专业。
课程目标:学习本门课程有助于大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本门课程教学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有利于为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全面论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本门课程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懂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教 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3.形势与政策
概 况:我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根据教育部、中宣部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需求和学院人才培养的总体方针,实施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这门必修课从大一开始,贯穿大学三年,并形成了六大专题。
课程目标:发挥形势与政策课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培育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校大学生。
教学平台(院系两级):建立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制度,每学期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题报告、讲座、覆盖到所有系;各系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开展专题讲座或实践性活动。
教学内容(六项专题):时事教育、思想道德及法纪安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校史教育。
主讲教师:校外专家、学院党政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处相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