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教学质量 > 正文

ANHU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安徽外国语学院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来源:      时间: 2017-12-18     热度:

一、学校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安徽外国语学院创建于2002年,2011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学院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郊国家森林公园紫蓬山风景区,环境优美,景色秀丽,欧式建筑,异域风情,独具特色,外语氛围浓厚。学院坚持“高层次、高起点、有特色、国际化”的建校方针和高水平、国际化、有特色、应用型办学定位。现设有国际商务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国际旅游学院、西方语言学院、东方语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部、公共基础课教学部、信息技术教学部、公共外语教学部4个教研部,形成了独具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文化和校风校貌。

2015年上半年,根据《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审工作办法》文件要求,我校接受了教育厅组织的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审,学校本科办学水平得到评审专家高度评价并顺利通过评审,首批五个本科专业获得了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权,这标志着学校本科办学步入了一个更高阶段。2017年,我院申报人力资源管理、投资学、翻译三个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校内本科专业共计28个。

(二)学校办学思路清晰,学校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学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主动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坚持从实际出发,强化科学定位,推进转型发展,注重内涵建设,深入改革创新,打造特色优势,各项办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学校秉承“学兼中外,知行合一” 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战略,走内涵发展道路,十分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形成了“外语+专业+综合素质”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外语基础扎实,专业特长明显,综合素质较高,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

学院连续多年被省教育厅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称号,是“合肥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省人社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学院连续多年获得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6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

(三)学校学生数量、结构与素质

截止2017年9月30日,学校本、专科在籍学生13966人,其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7880人,占总在籍学生数的56.4%。

学校积极拓展本科学生招生范围,提高本科学生招生质量,2016年本科学生招生范围扩大到广东省、福建省、江苏、四川、河南。2017年,学校本科录取新生成绩有较大提高,文科高于二本建档分数线27分,最低建档分440分;理科高于二本建档分数线17分,最低建档分430分。

学校十分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以学术讲座、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学科竞赛、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为载体提高本科学生素质。我校2015年本科学生体质测试达标率为97.8%。学校就业办公室通过实地考察和电话回访等形式调查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了解到用人单位对我院本科毕业生的满意度较高,特别是11月份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业对我校学生的涉外知识、外语水平及工作能力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二、增加教学投入,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学校坚持教学建设的优先地位,在办学经费十分紧张情况下,重点保障教学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

(一)四项经费投入不断增长,比例逐年提高。升本以来,特别是近两年,学校投入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教学改革、实训实习、教学设施设备和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的建设经费大幅增长。2016年投入教学经费支出总额为4892万元,其中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总额2988万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4128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222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125元。

(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充足,实验实训室建设条件达标,利用率较高。截止2017年9月,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4123万元,生均2952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16万元,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学院建有国际物流、证券投资、会计模拟、报关模拟、旅游模拟、高级翻译、数字语音、网络自主学习等实验实训室46个,多媒体教室218间,计算机座位991个,达到本科基本办学条件要求。

(三)图书资料基本满足需求。截止2017年底,学院共有纸质图书76.8万册,生均约55册。电子图书20万册,各类期刊260多种,其中外文期刊十余种。新建了网络化多功能数字图书馆

(四)教学行政用房和生活用房面积满足学生教学生活需要。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06903平方米,生均7.6平方米。

(五)校园网服务教学的能力不断提高。学院在2017年完成了校园网二期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的技术先进、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络,同时购买了实训室“云桌面”系统、青果教务管理系统、校园生活“一卡通系统”等现代化数字设备,学生生活学习的信息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六)运动场所及设施基本满足需求。学院建有塑胶标准运动场1个,近5000㎡室内体育馆1个已投入使用,篮球场12个,各类体育器械若干,可以满足学生日常锻炼、体育课、运动会、军训和大型集会需求。

三、2017学年度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

学校举办本科以来,紧紧围绕本科人才培养这一中心,更新观念,科学定位,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推进转型,全面加强各项本科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一)明确办学定位,建设国际化、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高校

学校在深入分析论证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本科办学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主动适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以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中心,改革创新为动力,适度扩大规模,全面提高质量,凝练特色优势,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办学实力,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学校确立的基本办学定位是:

1、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

2、办学层次定位: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高等职业教育为辅,适度开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3、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外语基础扎实,专业特长明显,综合素质较高,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宽广国际视野的复合应用型外语及涉外专门人才;

4、学科专业定位: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为主体,积极发展涉外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使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

(二)立足人才培养,强化内涵建设,全面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学校始终将学科专业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科学制定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1、有计划的发展新专业,着力构建有外语特色的本科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已设置本科专业28个。学院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基本形成,其中外语类专业共有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8个外语语种。安徽外国语学院外语特色已日渐鲜明。

2、省级特色专业效果明显,带动了学校专业建设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制定了特色和重点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拟重点建设一批本科专业,产生示范和带动效应。现已在建的有英语、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三个本科省级综合试点专业。

3、围绕市场需求,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为重点。经过深入调研和论证,提出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以培养“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三个核心能力为主要目标,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学相融通的课程体系等为指导原则,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 年,学校新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调整了中澳(2+2)等专业归属,整合了教学资源,科学规划和调整专业设置,基本形成了专业数量与办学规模相适应、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4、加大专业教科研团队建设,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以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教科研课题等为依托,大力推进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英语专业、日语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已逐步形成一定数量、在我省相关学科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和特色、整体实力较强的教学科研团队。

(三)不断加大师资建设力度,教师队伍素质逐年提高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把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摆在学校发展全局重中之重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较快地提高了我院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1、基本形成一支规模适度,结构较好,专兼结合,素质较优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截至2016年9月30日,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12人,兼职教师230人,生师比20.5,在职称结构上,专职教师中教授32人,副教授70人,副高以上职称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5%;在学历层次上,硕士及以上419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82%;在年龄分布上,35岁以下青年教师346人,36-45岁的中青年教师101人,46岁及以上的教师6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67.5%、19.7%、12.8 %。学院另有外籍教师6人,担任各外语语种教学任务,为安外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为保证本科教学质量,我院副高以上教师90%以上都担任本科教学任务,但由于我院教授人数偏少,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比例偏低,有待于学校教师职称结构优化后逐年提高。

2、引进、培养并举,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建设。学校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教师发展环境优化”三项工程,近3年引进各类教师近200人,获得讲师职务晋升的青年教师32余人,其中3人评获高级职称。

3、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充分利用合肥地区高校教师资源丰富优势,积极聘请、组建了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邀请他们参与学院的各项教育教学与科研活动,鼓励他们为安外建设多做贡献。

(四)以达到合格评估各项指标要求为目标,全面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总体思路清晰,计划要求具体,组织实施严格,整体成效显著。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学校对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有一整套严格的规范和要求,执行良好,成效突出。

2、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明确应用型课程要求,定期组织修订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课程建设的明显成效。学校2016-17学年本科共开设课程1126门,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一般不低于20%,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9%。

3、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通过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学竞赛,推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在传承传统教学方法优势的同时,积极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堂实训、启发式教学、快乐学习、情景教学、互动教学、翻转课堂、微型课程等新方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4、选用优秀教材,编写特色教材。制定了《安徽外国语学院教材管理办法》,使教材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稳步推进,让优秀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进课堂、进专业、进头脑。

5、探索课程考试改革,建立多样化学业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实行开放式、动态性考试管理,鼓励教师探索多样化考试方式;同时,加强课程的试卷库建设和考风考纪建设,在提高考试成绩的信度和效度上下功夫。探索科学的学业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6、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建富有涉外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外语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专业实践课程加强了实践项目设计和管理,特别注重专业核心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各类专业实验室建设,2017年新建了4个语音实验实训室,为小语种的教学及专业考试,提供保障。

7、实践与培养并重,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双能型”教师。鼓励教师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

8、开展合作基地建设,完善实习实训机制。利用社会资源,采取依托、联合、共享等方式,以校地共建、校企共建等方式,建设了一批多专业、跨学科、多功能的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目前,每个本科专业都已建立3-5个联系紧密的实习实训基地。至2016年底,已建有各类实习实训基地122个,每年可接纳学生1800多名。

(五)完善教学监督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建立健全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教学制度,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成立了教学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对本科教学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和教学效果综合评估。坚持人才培养的根本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学校党政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定期研究教学工作,把本科教学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召开年度教学工作(研讨)会议,每月至少一次的教学工作例会,研讨和部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集思广益。

2、强化组织实施,严肃教学纪律。学校通过定期教学检查、听课、学生教师座谈会、教学督导组检查、学生评教等实现教学过程的监督和调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教学检查制度。定期进行教学检查,检查结束后,教务部门要写出书面总结,向院行政班子报告检查情况,并向全院发布“教学检查通报”,表扬先进,鞭挞后进,指出问题,补缺补弱,使教学质量不断上台阶。

二是坚持学生评教制度。定期组织学生评教活动,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业务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每半年进行一次教师教学综合测评,测评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晋职晋级和表彰的重要依据。

三是坚持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人员通过日常听课、参加学生座谈会、组织专项问卷调查、抽查教学单位的教学文件和教师的教学材料等途径,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监督指导,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在例行的教学督导组工作会议上进行讨论。2017年,我校充实和加强了校督导室,从二级学院遴选一支35人由教授组成的督导队伍,其中学校督导专员9人(全部有副高及以上职称)。院部督导专员53人,各督导深入教学一线,坚持听课、巡查制度,了解教学工作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发布督导工作报告,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是坚持教学检查,领导听课制度。学校规定院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学督导室的专家、教学委员会成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节;教务处处长、二级学院、教学部主任每学期听课10-12节。此外,学院还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评价引入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期初、期中、期末检查和专项检查,了解教学工作状态,查找问题,及时整改。2016-2017学年各级领导听课超过240节次,检查课堂教学1200余门次(含实验课程),检查教案近150门次,检查试卷近560门次,开展巡考,重点检查考风考纪的遵守情况,营造良好的“学风”“考风”。

(六)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坚持依法治校,维护教学秩序

1、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为迎接本科合格评审,学校重新梳理并修订了40多项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编印了《安徽外国语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文件汇编》,重新修订《安徽外国语学院学生手册》、其内容涵盖学籍管理、质量监控、考试管理、师德师风建设、毕业论文管理、学位授予等各个教学和科研管理环节,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本科教学运行体系、教学管理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教学监控与评估体系。

2、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学习、外出培训、挂职锻炼等多渠道提升管理队伍水平,保持管理队伍管理理念先进,服务意识强,从而使教学管理满意度逐年提高。

3、坚持有章必循,奖惩并举。注重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奖罚分明,根据学校教学奖励办法对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等实行奖励和表彰。近年来,共有105名教师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表彰;对违反教学规章制度的教师,结合督导处检查结果,严格按照《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包括调离教师岗位,甚至解除劳动合同。

(七)凝练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十分重视在本科教学建设、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形成安徽外国语学院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1、专业设置特色:外语类专业以外语类课程为主,辅之第二外语课程及其他专业方向课程;小语种专业坚持英语课程学习四年不断线,毕业生可在两个语种就业;经济类、管理类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从而使毕业生能适应国内外企业对涉外专门人才的需要。

2、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采取了“外语+专业+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专业内涵,将语言技能的训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3、教学方法特色:外语专业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为学生营造外语语境,使学生在外语语境中自然地学习语言,自由进行外语表达,逐步形成外语思维,从而达到有效学习外语的目的。

4、环境育人特色:独特的欧式规划、欧式建筑、欧式园林、欧式景观,使学生身在校园,犹如置身异国他乡,耳濡目染,逐渐养成良好的外语思维习惯,口语能力得到较快提高。

(八)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形成完善的学生教育与管理体系,全面加强学生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以立德树人、建设和谐校园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了大学生教育与管理体系,促进了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1、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制定了安徽外国语学院《学生思想政治专题教育指导性意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暂行办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奖助办法》、《评优评先办法》、《勤工助学管理办法》、《辅导员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构建“责任到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教育体系,实现全方位育人。

2、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把学生的政治合格放在第一位。建立了6个团总支、259个团支部;按期举办党课班,积极慎重发展学生党员,近三年来共发展学生党员1,000多人。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我与信仰对话”、“两学一做”等主题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

3、构建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将全面素质教育与促进个性发展紧密结合。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形成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加强学生成长设计。突出学习引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活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国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把专业知识教育、操作技能培养、基本职业能力训练和学校精神塑造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全校共有26个学生社团,全面促进了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广泛开展体育美育教育,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学校构建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以群众性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为辅的教育体系。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新建十块篮球场、翻新风雨操场,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每年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和篮球、乒乓球、足球、健美操等体育竞赛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促进了学生的体质健康。学校开设了艺术欣赏类、生活美学类等课程。艺术学院发挥专业优势,组织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文化艺术类社团活动,多次举办摄影、书画、服装、剪纸艺术展和话剧表演活动,不仅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和社会实践,也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九)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学校将国际化办学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积极倡导适应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发展趋势,更新教育观念,拓展发展视野,推进开放办学,发挥学校独特优势,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形成新的办学特色。

1、积极推进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新成立国际交流合作处,升本以来,学院先后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奥地利、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大学和教育机构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日本千叶科学大学、韩国白石大学联合实施的中澳、中日、中韩合作项目获得安徽省教育厅批准,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目前已有中澳、中日已有两届近60名学生完成国内阶段的学习后出国继续深造。学院每年都有几十名学生出国留学、暑期实践、交换生等。

2、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外高水平学术研讨会,有计划地邀请更多的国外专家来校访问、讲学,提高学术研究层次,提升多元文化氛围;支持学校教师、管理干部赴国外进修,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有计划的引进国外课程和教材等。

(十)以科研促教学,带动教科研水平整体提升

先后出台了《科研教研奖励暂行办法》、《科研教研项目学校配套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科研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科研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校级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文件,为完善教科研管理,提高学院整体教科研水平提供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

(十一)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有序规范,人才培养质量达到预期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成立了校、院两级毕业论文(设计)领导机构,建立了三级管理制度,开展了前、中、后三期专项检查。加大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与检查,从选题、开题、指导、撰写、答辩到成绩评定等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与监控。组织全校师生学习关于《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并对所有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采用CNKI大学生检测系统进行相似度检测,端正了学术风气,提高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1、充分调研,精心制定论文管理章程。从2015年3月,教务处就启动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章程的调研和撰写,通过精心反复修改,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安徽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章程》。

2、制度配套,规范论文管理所有环节。围绕论文管理章程,先后制定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学士学位论文作弊行为处理办法》、《本科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及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办法》,规范了论文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此外,制定了《安徽外国语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暂行)》,使我院首届学士学位授予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3、严格要求,强化督查,稳步推进。为严格教学管理,学院相继出台了2份指导性文件和通知,成立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批准成立了二级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对每一阶段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确保毕业论文工作有序推进。

5、加强指导,确保论文按期完成、质量合格。各二级学院均成立了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完成了对指导教师的遴选和论文选题的审查等阶段性任务。14个本科毕业专业首批遴选196名指导教师,确定1425篇题目,指导1348名本科生,每位导师平均指导约6篇论文,符合论文管理章程要求。此外,学院组织了对指导教师的培训,在论文撰写的中期,加强了对论文撰写情况的检查。经过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按期完成了论文初稿的撰写,从论文中期检查的情况看,论文质量基本达到预期要求。

四、教学工作与学生学习成效

(一)教科研成果

目前,我院获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23项,其中拥有1个获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9个省级特色专业、6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实训中心。升本以来,先后获得省厅级科研项目立项9项,先后有69余人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教坛新秀、优秀教师、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等荣誉。

2017年,我院教师主持科研项目51项,发表论文39篇。我院教师还主编或参编教材5部。

(二)学生满意度调查

2017年4月,为调查学生满意度,我院在六个二级学院25个本科专业中选取1050名学生以书面问卷形式进行学习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院教师授课、教学硬件条件、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四方面。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整体对学院教学满意度较高,其中对教师授课满意比重达到94 %以上,对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的满意度也达到了60%以上。但对教学软硬件条件的不满意度也有26%,占有较大比重。

(三)媒体报道

2017年3月1日下午,安徽外国语学院与阿里巴巴“百城千校,百万英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签约仪式隆重举行。本次签约仪式的成功举行,进一步促进了校企资源的有机融合,为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平台。

4月23日,2017中国高校新闻扶持计划(安徽区域作品类)评选结果在安徽高校传媒联盟第二届主席团换届大会上揭晓。由安徽外国语学院伍浩楠、解利强和贾淑颖三位同学共同制作的视频类作品《aflu,我们的学生会》,获得了高校新闻扶持计划视频类二等奖。王之洋等同学编辑的微信图文作品《什么?我可以把“安外”穿在身上,捧在手心》,获得了高校新闻扶持计划新媒体类三等奖。

9月7日上午,省委教育工委督查组一行三人莅临我校,对我校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基本信息采集工作实地检查验收,同时对我校开展失联党员规范管理和组织处置工作实地督查。经过实地检查,督查组认为我校党组织和党员基本信息采集工作抓得及时、做得规范,给予了充分肯定。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16-2017年度学校教学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与要求相比,我院教学工作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是师资队伍的梯队、结构有待优化;学科专业带头人有待加强,教师素质能力有待提高。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有待优化;有经验的教师、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双能型教师数量亟待补充。总量基本能满足教学工作需要,但生师比尚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18:1的合格标准,总量还不够充足;师资的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不尽合理。教授、博士比例偏低,特别是某些小语种学科分布不均衡,部分学科专业师资的职称、学历结构不合理状况还比较突出。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比较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教师数量较少,部分专业还没有形成教学梯队和学术团队。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与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进展较慢,缺乏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的中坚力量,制约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二是经费投入力度需加大,教学条件建设需加快步伐。学校虽逐年加大办学投入,基本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等办学指标已达到或基本达到合格标准,但随着学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和教育教学内涵建设的需要不断增多,生均纸质图书、生均校园占地面积等指标距离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三是教学改革需进一步深化,教学质量有待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利用网络辅助教学不够。

四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面临较大困难。企业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五是部分生源质量不高,学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有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不认真,成绩不理想,造成了教学、生活和学籍管理困难很大。

面对存在的问题,学校将努力加强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教学质量监控力度,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继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加大对教学秩序检查和考评力度,邀请专家开展教案、试卷、实习报告等专项检查。严格执行《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利用学校教学评价专家库,进一步发挥督导专家作用,建开展专题调研,将教学信息细化分析,并及时总结反馈,实现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持续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提升现有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实施“硕博工程”、“教学名师工程”和“双能教师培养工程”,提高其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以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等优质教学资源为依托,以专业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中建设一批优秀教学团队。

三是加大招生投入,提高本科生源质量。学院将进一步加大招生投入,积极解答考生关注的专业特色、就业升学、勤工助学、奖励资助、专业辅修和出国留学等问题,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招生宣传,提高我院生源质量,每年不断增加本科招生,逐步减少专科招生,不断扩大本科生占在校生的比重,从而营造更加优良的学习风气。

四是继续加强实验实训室等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验实训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条件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创业能力,使学生成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有特殊作用。针对学院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院将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五是提高信息化校园建设水平。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图书馆、实训教学系统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加快考试平台、教学管理系统、智慧校园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及信息平台、数字化服务平台和“一卡通”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网络化数字化水平。

2018年,学校将围绕内涵建设,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动摇,以迎接教育部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凝心聚力抓建设,不断开拓前进,为建设合格规范特色鲜明的安徽外国语学院而努力奋斗!

安徽外国语学院

2017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