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幸福 感恩 感动
疫情下有这么一群勇敢的人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病毒无情,人有情
一幕幕暖心的瞬间
连缀而成众志成城的长卷
西方语言学院在党总支书记戴艳云和副书记张海清的带领下,校内外教职工团结一心,不忘初心,担当使命,在本次我校疫情防控工作中书写抗疫篇章。
校内篇——落实践行,做校园安全的守护者
西方语言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海清和全体辅导员韩璐、潘英瑛、胡礼盼、祖彦青在接到上级防控部门和学校紧急通知后,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克服来校途中种种困难,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校园参加疫情阻击战。
在这场守护校园安全的战斗中,党总支副书记张海清带着西方语言学院学工队伍不眠不休地投入到一线抗疫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他们每天早晨五点多起床,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穿梭于各学生公寓楼,组织学生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出宿舍、下楼、排队、核酸检测,不吃不喝站上6、7个小时后,早已汗流浃背,顾不上吃饭,又投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帮助学生送饭、送药、送医、送物资,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自己宿舍已是下午甚至晚上,脱下防护服后又忙于各种数据的填报审核,隔离学生的转运,忙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
封闭管理期间,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他们联系处理学生的紧急情况,间隙时,他们顾不上回复家人朋友的电话信息,心系班级学生,宣传防疫知识,联系隔离学生,安抚学生情绪,收集学生诉求,回应家长各种担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做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张海清在接到返校通知时候,她爱人出差在外,虽然知道如果她离开,家中只有年迈的婆婆独自一人照顾7岁的儿子,孩子等待了一年的段级位线上考试将不得不放弃,家中出现了突发和紧急情况只能拜托邻居帮忙……但她也只能“狠”下心来,毅然返校,因为她知道校园里有更多的孩子需要她去守护。令她欣慰的是儿子很勇敢的,他说:“妈妈好棒!”孩子的话给了她力量。她包保负责学生数第二多的宿舍楼宇,深知责任重大,她不顾生理期的种种不便,穿上防护服,依然像战士一般投入一线,与同志们并肩作战,一日下来,衣物早就沾满血迹,但仍然坚持完成每天1200+学生的核酸检测组织工作、学生餐饭发放工作、楼宇突发情况处理、统筹协调工作等。封闭管理期间,最难的就是学生送医,学生身体出现紧急情况时,张海清克服各种困难联系各方力量,不顾繁琐的流程,坚决送医,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自学校3月14日第一次校园管控以来,为了能给学生树立好榜样,以身示范。辅导员韩璐本着“一步不离校,坚持不出门” 的原则,努力做到坚守在自己的一线工作岗位,近一个月没出校门,没回过家,没看过父母和孩子。每次韩老师和孩子视频时,孩子都会说:“妈妈,你看我今天拼音又得了满分。”“妈妈,你看我画的画,里面有你,你要加油哦。”“妈妈,我会自己梳头发了,等你回来我帮你扎小辫”……奋斗在一线,她没日没夜的连轴转,虽身体不适,但依旧恪尽职守。4月7日因连日劳累,经常吃不上饭,她感觉胃部犹如火焰在灼烧,像灌了辣椒水一样难受,并伴有剧烈的咳嗽和胸口刺痛。但她仍然坚持工作,到晚上她已经疼得无法行走。她的学生在得知敬爱的韩老师累病了,校内药品紧缺时,第一时间为她众筹了各种各样的胃药、消炎药、咳嗽药。学生打电话来关心,韩老师故作镇定地安慰她:“我没事,只要你们吃好喝好心情好学习好,我就会马上好起来!”转眼偷偷抹眼泪,感动之余不禁感慨万分,这可能就是辅导员的高光时刻吧。

因为疫情原因,辅导员潘英瑛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到在安庆老家两岁半的孩子,视频里的孩子从开始哭着要妈妈回家到慢慢不太愿意跟妈妈说话,每次潘老师说到这就难过得说不出话,即便这样她还是笑着工作,因为她还有很多“学生孩子”要照顾。因为她的学生大多在17栋,所以她每次都申请去17栋工作,哪怕17栋是全校人数最多,工作量最大的地方,因为能看到自己的学生,她说再苦再累都值得,学生们看到她也很安心和踏实。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每天在17栋的一楼到六楼中奔走,每层楼40多个房间,一间间敲门,一个个核对名单,分发口罩等,每天重复这样的工作,六七个小时下来,全身都湿透了。她说,学生的每一个微笑,每一句“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都是她坚持的动力,再苦再累她都能都会坚持到底。

辅导员胡礼盼一直坚守岗位,已经一个多月未离开校园,未见过家人。自疫情暴发以来,他晚上睡觉闭眼前,都要再三确认信息和表格是否落实,睡醒第一件事就是汇总学生在校情况信息,常说做梦时候都在叫学生做核酸;吃饭的时候,也都会拿着手机看看各班数据报完没有;就算睡觉,也从不关静音,保证信息第一时间上通下达。这种紧张,不是恐惧,不是焦虑,而是心里那种责无旁贷的担当。他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穿梭在学校各个公寓楼中,将学校学院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一以贯之,公寓出入口、寝室楼道里、核酸检测现场……多日一线工作,发现自己的码变了色,在尝试多次申诉成功后立刻申请去前线。时间紧,任务重,在这个特殊时期,他却从未停下脚步;疲惫,劳累,从黑夜到黎明,他却从未说过放弃。熟悉的面容掩在厚重的防护服之下,重重夜色之中,他的身影是一道墙,护着西语一半学生安心隔离,另一半学生安全生活。

毕业班辅导员祖彦青,虽然在她所负责的学生中,大部分同学都在校外实习或上专升本培训,但她心系在校学生,在接到通知后立刻收拾行李,逆行返校,投入到校内繁重的各项防疫工作中去:组织核酸检测、组织隔离学生转运、给学生送餐、统计汇总数据、安抚学生......除此之外,她还时刻与校外实习和参加专升本培训的同学保持联系,要求他们遵守属地防控要求,并统计大家所在地、安康码情况、做核酸检测情况等信息,要求大家有情况立刻报备,并通过班会教育大家奥密克戎病毒的特点及预防方法。在离家、与同学们同吃同住的这两个星期里,祖彦青也有过对家庭的思念,但离家时丈夫的那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有奉献精神,危难时刻要挺身向前”,一直默默支撑着她。
在校的张金金老师24小时待命配合校资产处,保证防疫物资的及时发放,主动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组织学生进行核酸检测,为学生配送生活用品等。张璐、汤思琪、陈艺几位老师也都积极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与在校的众多教职工一起,为同学们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铜墙铁壁”。

校外篇——同心协力,做学生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校外,西方语言学院教职工与抗疫一线教职工同心协力,在这场抗疫战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学院党总支书记、执行院长戴艳云一直心系校内师生安全,及时沟通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做好师生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工作,给在校职工鼓舞和鼓励,积极推进线上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马艺伟、赵宝妮、刘静三位老师24小时待命,及时传达上级和学校疫情防控以及线上教学相关通知精神,汇总、统计、上报我院师生的各项数据。各专业任课教师也时刻牵挂着学生,切实落实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要求,第一时间给与学生心理上的疏导和精神上的鼓舞,在线上课堂和课下传授抗疫知识、传播正能量。


风起,他们逆风而行
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奔赴抗疫前线
我们盼望着
风停,他们平安无恙
疫情无情,人有情
安外师生都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我们坚信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定能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撰稿:张海清 韩璐 潘英瑛 胡礼盼 祖彦青 审稿:戴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