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的张旭玮是我校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学习徽州手工瓷制作技艺已8年有余。他,热爱徽州手工瓷,创立了徽州陶瓷艺术研究院。这些年,张旭玮打造了数百件手工徽瓷作品,《知节·香祖》系列作品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培成果展。徽瓷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他积极参加各项比赛,积累经验,围绕徽瓷开始创业之路,结合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互联网+”等多个平台上进行宣传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和了解徽瓷文化。


张旭玮自小在母亲的影响和熏陶下接触到徽瓷,从此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童年时光见证了瓷器生产的每一个步骤,时常与母亲在瓷厂里和瓷器、瓷土打交道。在创作过程中,张旭玮深入了解徽州本土的自然环境特点,刻苦钻研传统纹饰等文化知识,在徽州木雕中找到灵感,将徽瓷制作与徽州文化结合起来,融合了其他地区的制瓷技艺。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徽瓷创作,他还爱好绘画、读书,参观博物馆、艺术馆,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艺术修养,寻找灵感。他强调:“有眼界,才能有手艺”,创造者应多看、多学,以此提升自己,突破创作瓶颈期。张旭玮结合自身经历,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道:学科素养不能仅停留在专业课程上,也应该通过实践积极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大学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要不断加强与老师同学的沟通交流、互相学习,以此来提升和拓展自己;要充分利用好时间,校期间要积极踊跃参与活动、比赛,以兴趣带动能力,在热爱的领域不断发光发热,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采访中,他对学校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和政府对徽瓷发展的支持表达了谢意。(撰稿:俞子航、潘洪仪 图片:张旭玮 审稿:吴福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