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ANHU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安徽外国语学院的一线报告之一 特别爱学习 特别有生机

来源:      时间: 2013-06-28     热度:

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一所本科高校

来自安徽外国语学院的一线报告之一——特别爱学习 特别有生机

安徽外国语学院,要说这个年轻的大学,估计很多人不是不知道就是不了解,也难怪,这所高校坐落在合肥紫蓬山下,与尘世有那么一些隔绝。校方只知办学,不太懂吆喝术,实在也是因为,前几年,安外学生供不应求,需要什么“吆喝术”吗?可好酒还怕巷子深吧,实事求是的吆喝术也还是需要的。

若要问这个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当然有,而且有很多,比如她的学生就业率很高,高得会让你小小吃惊,而且以为我在做虚假宣传。这当然也是一大亮点,可还不是最打动我的,最打动我的,恰恰是这个学校学风特别的好,纯正,朴素,文明程度很高,普遍具备国际视野,师生关系很纯粹,我以为这些个恰恰是俗世高校里最难得见到的一种景致和一脉温情。

6月初漫步在这所欧风美雨式的校园中,感觉这就是一方净土,就像我刚刚完成的山水画“桃花源”一样,这里多的是温情和纯粹。学校离市区远,便远离了尘嚣和喧哗,学外语,端的就是要这样的好环境和好氛围,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空气清新,正适合学语言。

安外的早读是所有高校里最壮观的吧。没一个学生会溜号。落后生到了安外,也会被这种氛围所吸引,然后情不自禁就投入进去。学校晚上还有2个小时的晚自习,辅导员和老师会到场辅导学生。这一早读一晚自习,估计别的高校想做到也不太可能。而每个周三的下午,是学校口语角时间,所有的外教都倾巢出动,和学生做语言交流。天气明朗的日子,口语角也会从室内移到室外,你如果这个时候来到安外,你会听到各式语言在不同的舌尖上滚过。不懂外语的人会以为听到的是鸟语。去的是国外。这也难怪。如今的安外早已不是四种语言闯天下的时代了,现在已发展到英语、日语、德语、韩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7个语种。是安徽省现设外语语种最多的高校。也是中部六省中唯一一所外国语大学。

已被潜山县农村商业银行录用的2013届安外国经学院学生汪中,对学校感触最深的是,学校的图书馆,这是他在校期间去得最多的地方,他说安外的学生就喜欢比学赶帮超,资料共享,200人坐在图书馆里特别安静。另外,学校空气也特别纯,学生丢了锁丢了伞丢了什么,没人会拿错,学生们都特别自觉。他动情地说,“大学的梦,我的梦都是安外给予的,我特别感谢学校。”

安外的首届学生吴婷婷,现在是科大的博士生,她估计是安外迄今为止所有学生中,和母校接触时间最长的学子。她在安外先做学生,后做辅导员,最后再做老师。在安外待的时间共有11年。她说她当年的梦想是上上外或北外。第一年考分不高,进不了名校她就没去读。复读一年再考,成绩还是不理想,强的不强,弱的更弱,只好屈就上安外。当时肯定是无奈的一种选择。可上了以后她发现选择安外是对的。安外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平台。她说安外的封闭式教学,对外语学习,环境特别好。

这所大学,说来真的很年轻,区区十来年的历史,和那些老牌高校相比简直毫无可比性。可也正因为年轻,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和别的高校不同,安外师生关系也空前的融洽,老师能记往所有学生的名字,学生有什么事都会和老师沟通,即使毕了业,虽然不至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弟子们有什么问题想向老师讨教,老师绝不推三阻四。哪怕已离开安外。那些创业成功现在做了老板的学生,都带感情地说,安外的老师是让他们最难忘的,这些老师也是他们创业路上永远的顾问。而且是不花钱的顾问。任何时候找他们绝没二话。

因为进的是外语学院,安外学子接触的是世界多元文化,视野显然与众不同,你不接触他们,你永远不知道这群学生有多优秀。也许他们都不是太高的考分进的安外,也许进来时都有那么一点自卑,可在安外陶冶了那么几年,这些学生说起话来个个变得有范儿,脱口就是外语,看的书接触的事物做的事也多和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有关,自然和别的高校学生不一样。安外现在已与国外多所高校保持友好院校关系,学生出国实习或交流的机会也比别的高校多得多。学生们见的世面自然也非同一般。所以安外学生普遍视野宽广,有国际眼光。因为接触国外的多元文化多,这所高校的文明程度也让人大跌眼镜。比如吧,这里的学生经常把东西撂在外面,却从不担心被人拿走,丢了东西,第二天回去找,一准都在。没人会拿别人的东西。没人斤斤计较,三四年短暂的就学光阴,要过各级语言关,还要考证考照,还要实习,学生们忙得都没时间谈恋爱了,还会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吗?业余文艺活动又特别地多,学生间关系友爱而纯粹,学习氛围空前浓郁,会让人想到桃花源里的人际关系。天真而明净,朴素而自然。有不染尘埃之世外之美。让人大爱。

我每一次来到安外和师生做交流都会有感动。这是少见的现象。这次时隔几年,再次来到安外,和学生,和老师,和管理层,两天的深度交流,于轻松话语中,又一次让我震撼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