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我校团委共组织136支实践团队,共计6475名同学参加安徽外国语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与45个实践基层建立长期合作,覆盖22个市、37个县,其中“梦想编织队”等8支团队立项为省级重点团队,实践团队在中华网、中国网等国家级媒体发布稿件103篇,安徽学联、安青网等省级媒体发布稿件72篇。我校青年学子用实际的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7月,我校实践团队深入探访桃岭红色印记馆和泾县幸福之路展示馆,了解桃岭村的光荣革命历史,感悟泾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搭建的脱贫致富之路。在长丰县经开区,实践团组织开展党建知识宣讲活动,向当地群众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让过往的历史不断回响于耳畔。

宣讲科普知识,彰显青年力量。实践团队7月份陆续前往肥西县、肥东县、马鞍山市等地区开展以普法宣传、基础医疗普及、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他们巧妙运用乡音土语、接地气的家乡话向群众科普知识,让原本“难懂”的理论变得亲切可感,通俗易懂。他们以宣讲的方式传播安全知识,以实际的行动践行理论科普,以知识的力量服务人民群众。


助力乡村发展,勇当青年先锋。7月,实践团队在江西上饶对大坝工程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大坝对当地经济的保障作用。在泾县木梳厂,他们参观了木梳厂的发展历程,体会木梳厂对当地经济的支撑作用。在长丰民川农业公司,他们学习了虾稻共生技术,感受到科技力量助力农业快速发展。他们还前往村镇参与直播助农活动,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销售渠道,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增添了青年人的活力与智慧。



基层志愿服务,传递青年温暖。8月份,实践团深入霍山县、凤台县、肥乡县等地方展开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在儿童服务站以支教的形式精心策划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防溺水主题教育。在敬老院里,他们陪伴老人聊天,为老人打扫卫生、准备可口的饭菜、表演丰富有趣的节目,为老人带来欢乐与慰藉。



弘扬中华文化,展现青年作为。8月,我校实践团队来到栗寨孜村、泗县等地学习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在栗寨孜村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讲座,让群众了解到中草药的疗效和应用。在泗县,他们对当地的衍纸非遗文化展开学习和调研,组织当地儿童一同参与衍纸的制作,感悟非遗文化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共建新型平台,促进合作发展。为深化校地间的联系,助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我校团委在暑假期间积极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团县委、淮北市梧桐村党群服务中心、锦华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双楼村党群服务中心、杜集区段园镇、六安市叶集区三元镇和江苏省徐州市虎腰村党群服务中心达成深度的合作意向。为我校青年学子在今后“三下乡”实践中摸清地方需求,推动实践育人与服务基层双向奔赴。实践团队将继续提升自我能力、锤炼意志品格,不懈奋斗、砥砺前行。(撰稿:陈婷婷 审稿: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