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十四五”开局的第二年,同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凤阳县小岗村6周年,6月23日,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大会,在农业“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召开。省长王清宪在出席会议讲话时强调,要立足我省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为突破口,加快补上农产品加工业短板,推动安徽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在这关键时间节点上,我院积极响应“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起新征程”的主题号召,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贯彻落实听党话,跟党走,走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6月23日,安徽外国语学院国际旅游学院团总支书记孙露茜带领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了“向党而行,助力振兴”主题乡村振兴实地调研实践活动。

此次“三下乡”活动以“向党而行,助力振兴”为主题,以“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大会”为契机,前往凤阳小岗村学习会议精神、观摩会场风采,通过参观大包干纪念馆、采访相关负责人以及当地百姓,访谈非遗传承人和观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农垦”咨询工厂相关技术人员,参观沈浩纪念馆、茅草屋旧址、学习“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红色大包干精神等,实地调研小岗村乡村振兴的“秘诀”。
6月23日上午,实践团一行9人,旗帜飞扬激扬青春,从安徽外国语学院出发,正式开启“向党而行,助力振兴”主题乡村振兴实地调研实践活动。

上午实践团抵达目的地——小岗村。首先,小分队来到了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大会的现场,参观了安徽名优农产品(百县名小吃)巡展,如小岗米、小岗酿酒、猪肉养殖以及各种耳熟能详的食品品牌等,深入了解了小岗村乡村振兴产业联盟,从会场也能看到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随后,实践团一行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沈浩先进事迹陈列馆,并在陈列馆前重温入党誓词。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斯人已去,精神永存,学习沈浩精神让我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6月23日下午,实践团前往改革大道,重温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之路,感受着这6年来小岗村的进一步改革变化,接着同学们来到了农垦科技园,通过参观园区和访谈相关技术人员,深入了解了小岗村发展的特色化、规模化农业以及当地特色农业产品。

实践团来到非遗文化直播街,在这里见到很多凤阳的特色非遗文化,有热闹非凡的凤阳花鼓、绚丽多姿的凤阳凤画。很幸运的是,同学们还见到了凤阳凤画的非遗传承人唐国芳女士。她向同学们展示了凤阳凤画,介绍了“丹凤朝阳”六百多年的历史,并且详细讲解了经典画作背后的人文历史,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如今,凤阳凤画同凤阳花鼓一样,是凤阳县响亮的文化名片。


随后,实践团参观学习了大包干纪念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观看了图片、讲解说明和一些实物,了解了小岗村的发展变化。看到那一个个鲜红的手印,当时的他们是有多么的不得已却又如此勇敢,深切地感受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红色大包干精神。




最后,实践团来到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小岗村村委会,村委会崔主任接待了大家并接受了同学们的访谈。在和崔主任的访谈中同学们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小岗村的巨大变化,无论是土地生产条件的提升、人文环境的建设,还是社会福利的健全,都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其次,关于小岗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问题,崔主任这样说道:小岗村目前以传统农业为主,科技兴农,产业融合,实验融合,通过多方合作,把绿色食品推向世界。崔主任心中的大包干精神是:敢闯敢干,做实事,永远是小岗村人民的底色!


在此次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小岗村的乡村振兴历史,深入了解和调查小岗村在特色发展、规模化农业和特色旅游业为乡村振兴发展所提供的经验。通过此次活动,对提升同学们的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的培养和锻炼作用,对实践产生了更为深刻地体验和认识,不仅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更促进同学们深入基层一线感受国家巨变。同学们表示,在接下来的学习实践中,将不忘初心,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继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撰稿:胡玉梅 王珂;审稿: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