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锚定金牌标准,赋能文旅新未来 ——国际旅游学院“国家金牌导游工作室”正式成立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10-10 】

10月10日上午,国际旅游学院“国家金牌导游工作室”授牌仪式在校图书馆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薛照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国际旅游学院党政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多地的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和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满德慧主持授牌仪式。学院党总支书记、执行院长张华首先致辞,向支持工作室建设的学校各部门和学院师生表示感谢。她指出,学院多年来深耕“专业+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积累坚实基础。工作室将紧扣“外语赋能导游服务,实践助力文旅融合”的核心定位,构建“校—行—企”协同育人新机制,力争在未来3至5年内打造成为集教学实训、师资发展、行业服务与品牌输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教务处副处长刘勇现场宣读了学校关于同意设立工作室的批复文件。在随后进行的授牌与聘书颁发环节,校领导依次为“国家金牌导游工作室”及学生社团“途知社”授牌,并为工作室负责人高小华、惠雪梅,以及校内外导师代表、学生代表颁发聘书。

工作室校内负责人、旅游管理系主任高小华在发言中阐述了工作室的三大定位:搭建“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培养”的高端平台,构筑“凝智聚力,服务行业发展”的专业智库,打造“传承创新,弘扬文旅精髓”的示范窗口。

工作室企业负责人、国家金牌导游惠雪梅则提出“能落地、真服务、可持续”三大目标,强调将依托“双师型”教师与行业“金牌导游”组成的实战型导师团队,通过“现代学徒制”等实践模式,锚定金牌标准,培养“旅游+外语”复合型人才。

企业导师代表,国家金牌导游、特级导游孙国英认为,工作室的成立是“高校+金牌导游”模式的全新探索,是学术底蕴与实战经验的“双向奔赴”。她期待工作室能扛起“行业引领者”的使命,将“金牌”标准转化为可推广的经验,并呼吁打破地域界限,携手开展务实合作,共同培育新生力量,为文旅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教师代表,第一党支部书记傅为在发言中,结合自身二十年从教经历,分享了见证旅游业发展与学院成长的感悟。她代表全体校内导师承诺,将积极发挥纽带作用,推动工作室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生代表、途知社负责人彭森表示,途知社将在工作室的“品牌与合作中心”积极作为,带领同学们在实战中锤炼真本领,努力成长为安徽故事、中国文化的生动讲述者与传播者。

薛照明在总结讲话中对工作室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工作室的发展提出希望:工作室要成为“人才培养的新高地”“服务社会的桥头堡”和“学校形象的展示窗”,源源不断地为行业输送优秀人才,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展现学校的办学实力与特色。他表示,学校将持续支持工作室建设,期待其办出特色、办出品牌,成为安徽外语导游培养的标杆,为服务安徽乃至全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安外”力量。

“国家金牌导游工作室”的成立,是学院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地方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步,未来,工作室将充分整合校行企资源,聚焦多语种导游人才培养、课程创新与行业服务,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撰稿:莫丽丽  审稿: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