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语通世界 享游未来|国际旅游学院邀请旅游企业导师与 2025 级新生共话旅游新未来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9-15 】

9月15日,国际旅游学院邀请安徽省中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丹澄,在国旅楼211教室为2025级旅游管理专业新生举办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以 “语通世界,享游未来” 为核心主题,旨在助力新生快速建立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系统认知、明确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向,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职业规划筑牢基础。

讲座开篇,许丹澄打破传统单向授课模式,以互动提问的形式切入,他围绕“因热爱旅行选择专业”“因专业趣味性选择专业”“因调剂进入专业” 等新生常见的专业选择维度展开交流,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许丹澄明确表态,作为企业导师,他将以“同行者” 而非 “指导者” 的身份陪伴新生成长,未来会持续为大家的专业学习解惑、为职业发展指路。

在专业知识深度讲解环节,许丹澄首先引导新生聚焦“旅游管理” 中的 “管理” 二字,帮助大家跳出 “旅游=游玩” 的认知误区。他从管理学核心逻辑出发,结合旅游行业实际场景,系统解读了管理在旅游领域的五大核心应用方向:其一为资源管理,涵盖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其二为运营管理,覆盖酒店、餐厅、旅行社日常运作及旅游目的地整体统筹;其三为体验管理,涉及游客全流程服务设计与突发危机处理;其四为品牌与营销管理,聚焦旅游品牌形象塑造与数字营销方案落地;其五为战略与风险管理,着眼于旅游企业长远规划与市场风险防控。通过清晰的分类与实例讲解,新生们全面掌握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知识框架。

随后,许丹澄围绕“旅游业未来发展走向” 展开深度分析。他指出,当前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后疫情时代呈现“复苏与重构并行” 的鲜明态势,行业对品质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持续攀升。从游客需求维度来看,当前旅游消费正经历四大关键转变:核心追求从传统观光游览,转向沉浸式文化体验与自我价值实现;安全需求从基础的人身财产安全,扩展至健康保障、目的地政治稳定性、消费欺诈风险规避等多维度;行程安排更倾向个性化定制与灵活调整,“窝囊旅游” 等随性探索式出行模式逐渐成为年轻群体新选择;价值取向从单纯注重经济实惠,转向追求旅行过程中的意义感、情感共鸣及可持续发展价值。

针对行业发展趋势,许丹澄进一步梳理出未来旅游业的四大核心发展方向,为新生指明专业学习的重点领域:一是数字化与智慧旅游,VR云游览、大数据精准营销、智能酒店系统等技术正深度赋能行业运营,成为提升效率的关键;二是新消费与体验经济,沉浸式剧本游、户外露营、工农业旅游、深度非遗体验等新业态加速涌现,持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三是文旅融合,国潮文化兴起推动文化IP成为旅游核心吸引力,促进文化资源向旅游经济价值转化;四是可持续发展,低碳旅行、生态环境保护、行业社会责任履行已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准则。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特色,“旅游+外语” 双引擎培养模式是本次讲座的重点内容。许丹澄详细介绍,该专业旨在培养兼具 “旅游+外语”“旅游+数字” 能力的复合型国际旅游人才与应用型数旅专业人才,以精准适配 “美好安徽” 建设及国内外旅游行业发展需求。毕业生未来可在景区、旅行社、旅游电商、高星级酒店、文旅机构等多类单位,从事经营管理、规划设计、营销策划等工作。结合当前行业机遇,他特别指出,入境旅游复苏升级、出境游新形态需求增长、国际会展活动日益丰富、跨境旅游电商蓬勃发展等趋势,均为具备外语优势的安外学子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为帮助新生将专业认知转化为具体行动,许丹澄还为新生规划了大学四年的“修炼路径”:大一阶段以专业探索为主,通过行业调研、企业参观等方式建立对旅游行业的初步认知;大二、大三阶段聚焦核心能力提升,一方面考取导游资格证、英语四级证书、教师资格证、雅思等资质证书,另一方面积累徽州文化、佛教文化、地质知识等专题知识库,同时掌握驾驶技能、培养专项才艺,为职业竞争力加分;大四阶段则冲刺更高发展平台,根据个人规划为求职就业或升学深造做好充分准备。在能力培养方面,他强调,新生需同步提升数据分析、外语应用、营销谈判、内容创作等硬技能,以及沟通共情、策划创新、问题解决等软实力,以适配行业多元化岗位需求。

此次企业导师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帮助2025级旅游管理专业新生系统构建了专业认知框架,更明确了未来四年的学习目标与发展方向,新生们纷纷表示,将以讲座内容为指引,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努力成长为符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旅游人才。(撰稿:莫丽丽 审稿: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