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干部是在高校学生组织中具有领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身份的学生。在处理突发事件中,他们具有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等优势。学生干部在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步骤和要领后,必定能更好辅助高校处理突发事件。12月18日12时30分,国际旅游学院辅导员、国际旅游学院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张扬老师在五教303开始了培训班的第四讲,此讲以学生干部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应当发挥的作用为主题。

张老师首先给大家简要的讲解了突发事件的三个特点:一是大学生为主体,具有特殊性。二是参与人数多,具有群体性。三是社会关注度高,具有社会性。突发事件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而发生在高校学生当中的突发事件,由于该类事件主体的特殊性和参与者的群体性,如果处置不当,很容易引起大规模的群体反应,甚至构成超越法律界线的行为或状态,诱发社会危机。所以对高校学生干部处理突发事件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的突发事件已日益多样化和频繁化,主要类型有公共卫生安全类、自然灾害类、政治事件类、事故灾害类、校园治安类、网络和传销类、问题学生类。张扬老师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对每一类突发事件都做了举例介绍,详细生动的介绍让学生干部了解了这些事件不仅吞噬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生命,还给整个社会带来危害与影响,培养学生干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势在必行。张扬老师着重强调处理突发事件对学生干部有特殊的能力要求,应具有“三敏意识”,即敏感的判断力、观察力、处置力。学生干部处理突发事件主要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预警阶段。预警阶段就是突发事件的隐性阶段,也是从源头上预防或将学生突发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就是随时监测学生的压力或不满及时预测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为有效避免或处理突发事件提供有利时机。第二,应对阶段。应对阶段是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处置和解决阶段,各班干应及时向老师汇报。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学生干部对事件的快速应对和处理是必须的。第三,善后阶段。协助老师处理好善后处理工作,同时需要对事件的处理进行总结和反思。
本次培训使学生干部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考量。明确了自己的位置,增强了责任感,使自己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进一步提高,相信他们在今后的突发事件中能迅速反应并正确处理,共同营造国旅学院安全有序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