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管理 > 正文

国际旅游学院“助学、筑梦、铸人”征文展示之二

【来源:国际旅游学院 | 发布日期:2016-04-11 】

我是来自2014级酒店管理(2)班的一名学生,同时也是受到了国家助学金资助的一名学生。大二的我办理了每年8000元的助学贷款,申请了国家助学金。在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帮助下成功申请到了国家助学金。我非常感谢国家和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钱虽然看似不多,但对我来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大二的我实习在外,助学金帮助我度过了最难熬的时光。

2016年1月14日,我和同班同学一起出发,来到陌生而又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开始了我的大学实习生活。第一个月,在这座被称之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快节奏、高消费的生活,对于我们这帮穷学生来说,是囊中羞涩。还记得14号的那个晚上,舟车劳顿的我们一下大巴,简单收拾之后,我们一群人就来到附近的超市,购买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再细看价格,给我的感受是物价太贵了。出门在外的我们,精打细算的购买着生活的必需品。

就这样,我们拿着从超市买回来的东西,走在五光十色的上海街头,一群年轻人相互嬉笑相互鼓励来到宿舍。从这天起,我们开始了我们的实习生活。

由于我们实习的酒店对我们实习生是包吃包住的,所以哪怕是休息日、哪怕酒店离我们宿舍将近半个小时的步行路程、哪怕酒店食堂是甜到不行的饭菜、哪怕是已经下班坐在食堂等待饭点,我都会到酒店吃饭,只为这一顿免费的饭菜。省下生活费。

实习生活才10多天而已,身上的钱就所剩不多了,正当出门在外的我羞涩与向父母讨要生活费时,2月7日这天,一条短信发送至我的手机,告知已有五百元存入我的银行卡。通过班级助学金群得知那是分期打入我们各自账户的助学金。面对这笔不是意外胜似意外的钱,我除了欣喜之外,更多的是感激。这就如在干涸的沙漠里,口渴的人寻觅到了绿洲,发现了泉眼,解了燃眉之急。

我的实习生活已经不知不觉度过了两个月。虽然每月只有一千四的工资,在上海这座城市生活实属不易。每个月认真规划每笔钱的用处,做到不铺张,不浪费,将每笔花的有意义,有价值。

这次的实习经历,让我收获良多。我被分在酒店的总机上班,刚上手就因为人手不够被排上了大夜班,这也就意味着我要一个人接听顾客的电话,哪怕遇到外国客人的电话,我也要独自去完成,旁边没有人能帮助你。这对于一个初到岗位的、英文并不怎么样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我也因此一度精神很压抑。通过辅导员的开导和沟通,渐渐的我慢慢适应了,现在已经能独立完成客人的订单,能独立的完成手头上的各项工作。这真的是一次历练的机会!我成长了!在我拿到自己工资的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赚钱是多么的不容易。这是用我的智慧和汗水换来的。

父母每一次给我的生活费也是他们的汗水的累积,每一笔钱都是来之不易,我享受着国家助学贷款的优惠政策,同时受到了国家助学金的资助,让我无形中想要感恩社会,同时给予他人帮助。每个月我自愿捐五元钱给那些兔唇儿童。虽然钱不是很多,但那是我现在能做到的,可以达到的能力和行为。我抱着感恩的心感谢社会,感谢国家和政府,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没有你们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和成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努力学习,努力生活,同时回报社会,帮助他人。(国际旅游学院14级酒店管理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