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简介 > 院长寄语

院长寄语

院长寄语

明德守信、慎思笃行、数智赋能、务实创新

一、明德守信

1.明德。“四书之首”的《大学》开篇第一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时曾引用这一名句。

明德的核心在于立德。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春秋时期的《左传》上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古人就意识到,第一等的不朽事业是成就美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明大德。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念、提高政治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热爱党,热爱祖国,锻炼扎实本领,立志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守公德。我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公共道德准则,遵守公共生活秩序,维护公共生活和谐稳定,自觉履行公共道德义务,培养公共道德意识,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养成待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共财产、保护环境、尊法守法等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

严私德。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和优雅的生活乐趣,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择业观等。要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辨别、防范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

2.守信。保持诚信、遵守信约,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立业之基。人无信不立,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讲信用”、“守诺言”。 “诚实守信”是一切职业道德的“立足点”。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在各自的职业中,培养诚实守信的观念,忠诚于自己从事的职业,信守自己的承诺。会计从业人员更应如此。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倡导:“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朱镕基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该校题写了校训:“不做假账”。在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诚信为本,不做假账”,会计学院学子要牢记这个基本的职业操守。

二、慎思笃行

“慎思笃行”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治学的根本方法。《中庸》有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广博地学习,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索,明晰地辨析,踏实地履行,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学问境界和人生境界。

“慎思”,顾名思义,是指对待问题应谨慎思考,不轻易下结论。在《论语》中,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疲倦不堪。优秀的人,往往更善于思考,他们能在思考中自省,更能在思考中成长。

“笃行”,意为坚定的执行,始终如一地贯彻。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任何理论、思想、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和发挥。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去实践我们的想法和理念,才能让它们变成现实。

三、数智赋能

数字化、智能化赋予能量。

1.专业改造。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和物联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传统范式的会计教育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是大量重复性、标准化的会计职能被替代;另一方面,既能基于会计专业判断又能融合大数据分析为企业做出有效决策的数据管理人员和分析师却短缺。面对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智能科技的挑战,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数智时代的要求。要适应改革发展需要,拥抱高科技,将其融入到会计教育教学当中,积极探索新技术背景下跨学科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重构数智时代的会计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体系,推进课程体系数智化重构、教材数智化改造、教学模式数智化赋能,着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数智化提升能力。要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认识到数智化的重要性、学习数智化方面技能、充分运用数智化,使我们学习更快捷、生活更便利、工作更高效。

四、务实创新

1.务实。“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东汉思想家王符把“务实”作为君子之德,在《潜夫论》中提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卓越的人不慕浮华、不虚有其表,有修养的人注重实际、注重实干。东汉思想家荀悦在《申鉴》中进一步对“务实”作了诠释:“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做到“务实”,一要实事求是;二要脚踏实地,崇尚实干。

2.创新。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敢于挑战传统、突破自我。

2023.11

(数据更新至2023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