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学习身边榜样 汲取奋进力量①|院长特别奖学金获得者王爽

【来源: | 发布日期:2023-12-21 】

(左二为王爽,图片源自本人提供)

硅谷有一句名言“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意思是即便担心事情会被搞砸,也要快速行动,不要追求完美。很多时候事情无法完成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精神内耗,当我们能够战胜负面情绪的影响时,可能遇到的争端和冲突将大大减少。

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中,我们偶尔会瞥见这样一个身影,有时在图书馆,有时在自习室,有时又出现在学校的报告厅和宿舍楼……他总是忙忙碌碌,却又步伐坚定。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应届生,四年光阴,他从一名懵懂无知的少年迅速成长,先后担任国际会计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国际会计学院第十二届班长联合会主席,荣获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获批数十个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立项。光而不耀,静水流深,他就是国际会计学院2020级会计学专业学生王爽。

近期,他又获得了2022-2023学年的院长特别奖学金。当谈到获奖心得时,他表现得很谦逊,相较于自身付出的努力,他更多提及了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帮助,他说如果没有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同学们对他的鼓励关心,他的大学生活不会如此充实,也不会成长的如此迅速。尽管他对自己的付出和拼搏轻描淡写,我们却不能忽视这背后的一次次积累和蜕变。

一、心有大爱 投身抗疫

青年强,则国强。在去年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爽以身作则组织和带领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到学校宿舍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除了完成每间宿舍的人数统计工作,还辅助检测人员,参与“大白”、“场控——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派发餐食等工作,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灵璧县14000余名党员冲锋在战“疫”一线,其中也不乏王爽同学的身影。核查登记、防疫宣传、现场维持……从早忙到晚。他说,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们作为高校学生党员更应坚定不移地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

二、奋楫实践 志愿担当

节假日期间,当其他同学都在计划回家和外出游玩时,王爽心中早早地有了自己的打算。他说,只有深入社会,投身实践,才能不断加强责任感与使命感。理想的种子一旦发芽,他的脚步就一刻也不敢停歇。寒暑假期间,他先后报名参加了寒假返乡社会实践活动和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实地调研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保持求知若渴的心态和学思践悟的执着,在被分配到乡政府党政办和武装部的寒假里,他积极参与文件起草、安全检查、疫情登记、春季征兵等各项工作;在炎炎酷暑的暑假期间,他又带领着9名实践团成员开展了以“学思践悟明初心,踔厉奋发建新功”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活动结束后,他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增强大学生返乡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建议,为吸引更多大学生重返家乡、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三、攻坚克难 深耕科研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近四年时间里,王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在科研道路上深入探索。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上成功申请了2项国家级和3项省级项目,同时以自己的研究课题为导向,公开发表6篇学术论文,其中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布的《乡村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在“2023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展评”活动中,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回顾一路走来的研究历程时,他坦言初入科研时一度非常迷茫,对于研究方向和研究路径总是陷入自我怀疑,走过许多的弯路,甚至为此还常常失眠和焦虑。后来,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挫折中,他逐渐明确了方向,掌握了方法。在他研究的多项课题和研究项目中,王爽铭记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要求,坚持在社会实践中做调查,在调查中慢慢将发现的结果写成调研报告,在导师的帮助和悉心的指导下,又一点一滴地将调研报告逐渐润色为研究项目和论文成果。“这几年,我生活的重心很大一部分就在研究上。”他说。在王爽看来,能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与自己能够坚持科研紧密相关,而这份坚持,则源于他立志从事思政教育的初心志向。尽管临近毕业,王爽目前仍继续奔跑在科研的道路上,在点滴生活中积蓄成长的力量。

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王爽始终铭记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时说的这段话。谈及未来,他坚信:敢于梦想,努力拼搏,梦想就会实现;敢于追求,无惧风雨,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就会到来。

(撰稿:洪蓉 审稿:杨卫东 毛浩然 经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