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返回

推荐阅读

“挑战杯”校赛获奖队伍访谈系列(二)
发布日期:2023-04-30

所获奖项:校赛一等奖

项目名称:酒中古徽梦萦回:“老字号”徽酒的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基于金种子就业调研

所在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作品类别: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集体)

指导老师:孙志伟、刘勇、熊雨燕

团队成员:李红、李思甜、吕静雯、沈子钰、潘洪仪、许世玉、郝雨睛、王文亮

获奖队伍成员访谈

01

李红 21级汉语言国际教育

图片

Q

请问你们过程中有遇到困难吗?是什么支撑你们继续前进的?

A

组员们都同时在校内校外担任了很多的工作,平时比较忙,很难全都聚在一起讨论项目进程。但大家都主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克服一切困难。我会根据大家都课业表分配任务,每个人都会积极地配合。我认为支撑我们队伍不断前进的是永不言弃、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

Q:在参赛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有趣的事,特别值得自己感动的事?

A组员们的性格都很活泼开朗,比赛的小组群里面每天都欢声笑语不断。感动的事情有很多,有组员会熬夜3D建模做效果图,有组员会熬夜撰写项目书,有组员会起早贪黑模拟PPT路演……大家都为了更好的项目在不断努力。

Q:参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A

01

组队

①队长:执行力一定要强,要能够服众,要与指导老师和校外人员做好沟通,要根据大家的特长做好分工。是团队的主心骨,带动整个团队的思维走向。

②队友:选择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三观相似的队友。最好是跨专业组队,便于分工。

③分工:挑战杯涉及前期调研,调查报告撰写,以及PPT设计等。尽量做到团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被需要的技能,队员优势互补各有所长。

02

选题

①题目:题目范围尽量精确,调查较为深入。

②焦点:不论你是选择哪个赛道,项目的点子是关于时下热点案,哲学社会科学类项目要尽量选择具有社会意义,并且受到广泛关注的题材。

③可行性:一定要结合自身学科,一方面是容易切入,另一方面是可以找熟悉的老师当指导老师。

④创新性:项目要想获奖,就要创新,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模式创新。

加分点:挑战杯比赛更加偏重研究的成果。如果作品之前申请过专利,或作为论文发表过在挑战杯比赛中是更具优势的。

03

项目书和路演

①调研报告:国家级调查报告的格式大家可以参考硕士论文。调查报告不能只是单纯的描述现象,一份好的调研报告一定是要对调查现象进行剖析和归类整理的。

②PPT:页数20P左右,字不宜多;关键字/词加粗换颜色;特效不宜多;图文结合。

③修改:反复推敲,尊重数据,不断完善。

④准备:花时间做好项目书和PPT以及准备答辩时评委可能会问的问题。

⑤时间控制:排练时汇报时间最好比要求时间提前10秒左右,留有一定余地。

⑥突出重点:注意详略得当,要突出项目特色。

⑦肢体眼神:一定要自信!

Q:你们对学弟学妹有什么嘱托和好的建议?

A其实学姐在大一的时候也参加了很多创新创业类的比赛,虽然都没有获奖,但是从中学习总结了很多比赛经验,从大二开始做的所有项目都在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认为这离不开大一一年的积累和沉淀。所以,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如果你有想法就大胆地去行动、去尝试,不要害怕失败,每一段项目经历都是宝贵的经验,在路途中你会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博闻广识的导师,这远比一纸奖状来得更加珍贵。

02

吕静雯 21级广告学班

图片

Q

参加挑战杯比赛,对学习是否有什么帮助呢?

A

在学习上还是有很多帮助的,锻炼了自我能力,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可以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和长处。我们队里的每个同学都很厉害,有自己的特长,在这次比赛经历中可以“偷”学到不少知识,我相信在日后会成为宝贵的财富的。

Q

在参加比赛时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吗?

A

很荣幸能和队伍里的每个小伙伴一起参加比赛!这次比赛大家真的都很辛苦!对于这次比赛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视,从和熊老师商量研究确定比赛主题方向开始,到后面大家聚在一起研究如何去展开撰写,中间不断和指导老师沟通。在大家繁忙的学业和工作中抽出时间去完成这个项目,我们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最终也没有辜负我们大家的努力,在最后获得了超出我们预期的成绩。真心为我们队伍打call!!也真的很感谢熊雨燕老师和孙志伟老师在这次比赛当中对我们的指导!辛苦他们了!

Q

对于想要参加挑战杯的或者还在犹豫要不要参加的同学有没有要说的呢?

A

大家可以大胆的去尝试各种比赛,在比赛当中大家会遇见很多很可爱且超级厉害的同学。无论比赛的输赢成绩,这份经历会带给你很多经验和收获。

03

潘洪仪21级汉语国际教育班

图片

Q

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有怎么样的心理路程呢?

A

首先这次比赛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我们团队的大家都很努力和团结,氛围很好。其次看着我们的项目一天天充实起来,我有一种很强烈的自豪感,这其中凝聚这我们每个人点点滴滴的辛苦付出。同时很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给我们的项目的辛苦指导,他们专业的指导对我们助益良多。

Q

对于大一新生参加挑战杯比赛有什么建议呢?

A

对于大一的学弟学妹们,我的建议是:大家要勇于尝试参加挑战杯,在参加的过程中,你们会收获很多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也许还会学会一些新的技能。挑战杯对于你们来说更像一次尝试,挑战一些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对于以后类似的比赛也会助益良多。

04

李思甜 21级汉语言文学

图片

Q:对于在选择和联系指导老师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A:指导老师一定要是和自己项目内容或者专业相关的,这样老师才能提出更加专业以及针对性的意见,指导老师也不局限于一个,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同老师会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发现不同的问题,从而使我们的方案更加完善。在寻求老师意见的时候一定要礼貌且细心,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

Q:怎样选择更具优势的选题呢?

A对于选题,我们可以多多在网络上寻找,多多关注社会上实时存在问题,从这方面着手,要避免一些过时的选题,也可以多多寻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Q:对于本次参加比赛的经历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A我们团队的氛围很好,所以对于整场比赛的感受都很好,大家都很团结,会在一起积极讨论,当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大家平时都很忙,几乎都是在挤出时间来做这个项目,但每个人自己的模块都完成的很棒!总之,这是一次很艰难但又很愉快的过程!

05

王文亮 21级广告学班

图片

Q:您主要负责队伍工作的哪个方面,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A此次我在本团队中主要负责视觉传达,工作包含产品图设计、三维模型建立渲染和PPT制作。以上工作均基于其他几位团队成员编写的策划案,在制作过程中能够真切感受到其他几位队员在本次比赛当中付出的心血与汗水,加之我作为全队唯一的男生,这样一种心情也让我在自己的工作当中更加严谨认真。

Q:得知成功代表学校进入省赛的时候,您的心情怎么样?

A本次比赛取得的成绩让我有点惊喜,也非常感谢我的队友们以及我们的指导老师,我深知本次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在整个大学期间,这也算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为我的大学生活添上浓重的一笔。

06

沈子钰 21级汉语国际教育班

图片

Q:请问学姐对于参加比赛团队合作有什么建议?

A参加团队比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需要团结,各司其职,注重团队合作。

Q:请问学姐对于挑战杯比赛的经历感受分享一下?

A这是一次很惊喜的经历,在参加比赛时大家都是抱着尽全力做完美的态度去做的,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获得这样的结果,我们很欣慰,也十分惊喜。同时很感谢一起奋斗的大家,这是我们团队的结果,大家都很棒。

Q:请问学姐找指导老师有哪些技巧和注意的呢?

A我觉得关于指导老师,可以找在相关领域有经验的老师,或者是在比赛方面有经验的老师,可以给我们在方方面面都有所指导和帮助。

Q:请问学姐对于参加或者还没有参加挑战杯的同学有没有什么要说的呢?

A挑战杯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大家会发现自己的很多闪光点,这是一场比赛,也是一个更好认识自己的机会。每一个参加的同学都是很棒的,也很鼓励大家来参加。

今天的经验之谈,让我们明白,低头赶路的人,抬起头总有自己的那片星空,最后让我们把最好的祝福送给他们,希望他们在之后的省赛中星空长明。

图片:文传学子

文字:黄鑫怡、许祥林、杜小明

排版:戴楠

责审:马玉洁

终审: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