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党团建设 > 辅导员工作 > 正文

传承小岗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信息与数学学院“薪火小岗”实践团赴小岗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8-01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暑期信息与数学学院“薪火小岗”实践团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以“传承小岗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6月29日,实践团来到沈浩同志先进事迹纪念馆和大包干纪念馆参观学习。在沈浩同志先进事迹纪念馆,团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沈浩同志扎根小岗村6年,带领村民修路、建学校、发展特色产业的感人事迹,看着馆内陈列的沈浩同志用过的办公物品、村民们送来的锦旗等实物,大家深切体会到“人民至上、实干为民”的沈浩精神。

随后,在大包干纪念馆,通过珍贵的图片、文献资料和场景复原,团员们详细了解了1978年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率先实行“大包干”的改革历程。从吃不饱饭到解决温饱、再到走向富裕,小岗村的变迁让大家对“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小岗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这种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6月30日,实践团前往小岗村匠心葡萄园开展实践调研。这片由133亩梨园改造而成的现代化葡萄园,配备了保温大棚、智能浇灌系统等先进设施。团员们在园主的带领下,实地查看葡萄生长情况,了解智能设备的运作原理,还亲身体验了葡萄采摘的乐趣。

在与农户交流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得知,虽然葡萄品质优良,但在品牌推广和市场销售方面还存在一些难题。计算机专业实践团成员给出技术建议:开发简易溯源小程序,通过拍照记录葡萄种植关键节点,生成可分享的溯源页面,用Excel或简易编程工具分析电商平台销售数据,预测短期销量趋势,设计带自动美颜和关键词回复的直播辅助工具,帮农户快速回应消费者常见问题。农户觉得实用,希望合作试试。

7月1日,实践团走访了“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先生和关友江先生家。两位老人热情地接待了团员们,回忆起当年按下“红手印”时的忐忑与决心,以及这些年来小岗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当谈及习近平总书记和胡锦涛总书记探访家中的情景时,严金昌先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说:“总书记来到家里,问我们的生活情况,关心村里的发展,还鼓励我们继续发扬小岗精神,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这些年,在党的好政策支持下,我们住上了新房,收入也翻了好几番,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幸福啊!”

关友江先生则带着团员们参观了自家的小院,指着院里的新设施介绍道:“现在村里通了水泥路,盖起了新楼房,还有了文化广场,我们的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这都是改革带来的好处,也是一代代小岗人奋斗的结果。”

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团队成员搭建起亲身实践、深度调研的优质平台。大家沉浸式触摸小岗村的历史脉络,从“大包干”的改革壮举,到沈浩精神的接力传承,全方位感知红色基因的澎湃力量,在传承与弘扬小岗精神中主动担当作为。

未来,信息与数学学院“薪火小岗”实践团将持续坚守“以实践铸魂、以青春赋能”的信念,深耕基层沃土,拓宽实践视野,把小岗精神融入青春奋斗坐标,用知识与热忱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让青春在助力基层发展的征程中熠熠生辉 。(撰稿:张姝妍 王颖  图片:周英琪 顾宁娜  审稿:史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