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午,信息与数学学院、体育教学部直属党支部于主教107党员活动室开展党员活动,集中学习《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本次会议由党支部书记高淑香主持,党支部副书记赵玉芬带领大家学习,支部党员同志、预备党员参与会议。

榆林,地处红色大地陕北。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党中央、毛泽东转战陕北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1947年春,蒋介石不惜一切代价要占领延安。当时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毛泽东主动放弃延安的举动,让很多同志想不明白。毛泽东阐释了“放弃延安”是为了“收复延安”的辩证法: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
秉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的坚定信念,毛泽东等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主动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的艰苦斗争,并以“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气势运筹全国解放战争。后来的历史也证明,转战陕北的一年斗争,虽作战艰难困苦,但全国战场形势实现根本转变。
回溯70多年前的这段历史,我们党为何坚持选择留在陕北?陕北地形险要,回旋余地大,最关键的优势还是依靠群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考察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筹措粮草,赶制军鞋、军服,组织担架队、运输队等各类支前队伍……在转战陕北这幅壮丽的人民战争画卷中,我们党每一场胜仗的背后,写满了当地百姓数不尽的付出与奉献。陕北群众的有力支持,给予了我们党巨大的力量,让我们党拥有了“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底气和信心,誓将革命进行到底。
70多年前的硝烟已经散去,但人民的伟力时至今日依旧震撼人心,胜过千万雄兵。“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们党和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怀,映照出的正是百年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最生动直观的诠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指出,我们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再次鲜明昭示出这样的真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撰稿人:王芳 审稿人:赵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