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学院全面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关键之年,紧紧围绕“转型发展,二次创业”为主线,全面贯彻国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院的年度工作总结要求,认真落实省资助管理中心今年的工作要点,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为创建文明、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制订我院2012年学生资助工作计划如下:
一、 着力推进,认真搞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
(一)建立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是一项很好的利民政策,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我院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切实搞好资助宣传工作,做到广大师生人人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个个熟悉资助程序,确保我院学生资助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在新学期开学之前,学院集中组织了相关人员学习、培训,利用入学通知、校园广播、橱窗等形式宣传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让学生了解学院各项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安排学生在入学教育中组织各班新生进行专门的资助政策学习。
(二)利用学院的网站作为媒体宣传各项资助政策。开通网上问答窗口,对学生关注的相关问题进行在线交流,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同时公布了资助咨询电话,由专门人员负责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接受全院师生的监督。
(三)加强合理的舆论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积极倡导师生关心弱势群体,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积极乐观的学习和生活。
二、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办理程序。
(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生资助工作程序和管理,成立了院级领导机构,强化日常管理,做到院级工作分工明确,二级学院资助工作有人监管,班级资助工作落实到位的包保责任制;同时为保证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的贯彻执行,确保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积极探索科学的可行的资助管理机制,努力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做到资助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二)进一步改进学生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认定环节,规范认定程序,坚持班级民主评议、辅导员初审认定、学生资助办公室复审,校内公示,确定贫困的认定程序。加强认定过程的规范管理,进一步细化经济困难学生贫困认定办法,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管理,规范我院学生资助工作信息采集。
(三)创新工作形式,坚持逐级认定、分段审核、两级公示(二级学院、校级)、严管评审程序和办法,做好各类资助的评定工作。逐步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使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真正成为惠及学生的阳光工程。
三、扎实推进,切实做好2012年学生资助的审核发放工作。
(一)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信息的档案管理工作,收集学生向辅导员上交户籍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贫困证等证明材料,以及《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申请表》,辅导员进行逐一审查,核实学生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学生的户籍性质,对城市户籍的学生结合其日常表现、生活消费等方面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认定是否为城市家庭困难学生,在《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申请表》中签字确认,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查,建档归档。
(二)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工作原则,认真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评定工作。实现评定工作的合理与公平;同时,要坚持对整个评定工作实行全过程监督,公布公示监督电话,及时听取师生对评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快速的对学生投诉予以协调处理。
(三)努力提高日常管理水平,做好资助信息系统的网上填报工作,确保资助信息上报的及时、准确。配合学籍管理人员认真审核,严把新生学籍的录入关,确保学生个人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严格按照《安徽外国语学院国家助学金实施方案》和上级资助文件的精神要求,认真审核,确定受助学生名单及资金准确,完成每月上旬发放上报工作,及时为受助学生办理好银行卡。加强对各类资助发放的管理。
(四)进一步加大对各类资助资金发放管理的力度,确保各类资助资金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同时监督学生对助学金的消费情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资助活动,努力扩大资助面。
(五)进一步做好征兵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工作。
四、重视和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组织各辅导员就评定工作进行研讨,总结经验,形成较为系统的学生资助评定模式。开展评先评优表彰活动。
五、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努力激发爱国热情。以二级学院为载体开展以诚信、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结合热爱社会、热爱校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自强自立和责任感。利用班会等形式,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开展诚信感恩座谈会,先进事迹汇报会(各类奖学金);开展以“励志成材,感恩报国”,“诚信你、我、他”演讲比赛;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感动你我” 征文活动;开展热爱校园,优化教室、公寓环境,促进三自教育;在活动中总结发现选拔优秀学生。争取2012年我院的学生资助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