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外国语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安全   >   正文

聚焦信息数据安全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2018年09月20日 16:15  点击:[]


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7日至23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办,聚焦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热门话题。本次活动开幕式将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

当前,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因此宣传周设置大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分论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分论坛,同时设置历届以来展览面积最大的网络安全博览会以及多场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

网络安全为人民,构建安全清朗的网上家园

【智能网呼唤“全链安防”】

半夜收短信,银行卡被盗刷;传统企业网站服务器被恶意劫持,成了比特币挖矿机;自动驾驶成了四个轮子装个智能手机,会被黑客远程遥控……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发展,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面临从各种意想不到的维度影响用户安全的新挑战。日前,在以“安全强驱动,数字新生态”为主题的第四届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CSS)上,与会专家和互联网安全业内人士,深入探讨未来的安全技术和防护对策。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正式上线】

8月29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正式上线仪式在北京举行。 当日,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新华网承办的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在北京正式上线。这是治理网络谣言、打造清朗网络空间的重大举措,旨在为广大群众提供辨识谣言、举报谣言的权威平台。

【国家网信办:要让网络短视频充满正能量】

近期,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网络短视频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依法依规处理了一批违法违规网络短视频平台及其账号,同时,大力推动网络短视频优质精品内容生产,开展了一系列正能量传播活动,得到了许多网络短视频平台的积极响应和热烈参与。

【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提示: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侵害公众合法权益。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之实。

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共识

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维护网络安全,同步推进安全和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为提高民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类似我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活动。

网络安全 立法护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我国有7.31亿网民,经济和社会高度依赖信息网络,网络安全直接影响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影响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而制定。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法律,它的施行,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从此有法可依,网络空间治理、网络信息传播秩序规范、网络犯罪惩治等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对保障我国网络安全、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网络安全 人人有责

如果你是网民个人或组织,你的权利与义务都有很好的保障。

这些你不能做:

1、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2、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3、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不得利用网络发布涉及实施诈骗,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

4、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提供专门用于从事侵入网络、干扰网络正常功能及防护措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提供专门用于从事侵入网络、干扰网络正常功能及防护措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明知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的,不得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5、发送的电子信息、提供的应用软件,不得设置恶意程序,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

6、如果你是依法负有网络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工作人员,你还必须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个人信息、隐私和商业秘密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这些你有权做:

1、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向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

2、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发现网络运营者收集、存储的其个人信息有错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予以更正。

如果你是网络运营者,那么作为网络的所有者、管理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赚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你也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

这些你必须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商业道德,诚实信用,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执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2、履行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

3、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4、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对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

5、对网民要求删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以及更正错误信息的,应当采取措施予以删除或者更正。

6、发现用户发布、传输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7、建立网络信息安全投诉、举报制度,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投诉和举报。

8、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侦查犯罪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对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予以配合。

这些你不能做:

1、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2、提供的网络产品、服务不得设置恶意程序。

如果你是网络运营者,并且违反了以上规定,还有可能面临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还可能面临五千至一百万元罚款。有非法所得的,可能面临非法所得十倍的罚款。处罚可不只是针对公司,还有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个人处罚。构成侵权、违法犯罪的网民个人或网络运用者,还将要承担民事、治安、刑事等责任。

最后特别要强调:因违反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七条内容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运营关键岗位的工作;受到刑事处罚的人员,终身不得从事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运营关键岗位的工作。第二十七条内容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提供专门用于从事侵入网络、干扰网络正常功能及防护措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明知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的,不得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安徽外国语学院 皖ICP备120177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