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玛蒂尔达·玛斯特
馆藏地:综合借阅室
索取号:Z228.1/13
简介:
本书打破常规科普书的思维,汇集321个视角新奇、讲述有趣、让人捧腹大笑的科学知识,囊括动物科普、人物传奇、历史趣闻、地理探索、科学揭秘……用大量的事实、数据和简洁幽默的手绘插图,打开一扇扇充满新知的大门,点亮每一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去探索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推荐理由:
谁说科学普及一定得高高在上,谁说学习科学知识必须要正襟危坐。这是一本令全球幽默知识爱好者为之疯狂的科普书,老少咸宜。书中大量的手绘插图简洁幽默,帮助我们打开一扇扇知识的大门,绝对值得一看!

作者:于永昌
馆藏地:综合借阅室
索取号:Z228/205:5
简介:
本书是一部必不可少的百科趣书,探索了人们身边事物的文化内涵、历史底蕴,以及鲜为人知的逸事奇闻。内容引人入胜,情趣浓郁。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名人逸事”“奇事珍闻”“未解之谜”,作者在多年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些事物相关的新奇、有趣的记载,仔细筛选,娓娓道来,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扇观赏世界的窗口。
推荐理由:
本书主要分为名人逸事、奇事珍闻和未解之谜三个部分,内容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有趣。它既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又能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无论是休闲娱乐还是学习充电,这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好选择,值得一读。

作者:鲍里斯·薛瓦勒,马修·博伊斯冈蒂埃
馆藏地:社会科学借阅室
索取号:B84/493
简介:
本书系心理学通俗读物,作者结合了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的最新科研成果,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身体活动的悖论”这个概念。理智上,我们都知道运动能帮助我们保持健康、延长寿命,但“懒惰”的习惯却根植于我们的大脑中。很多人在健身房花了高额会费,却一年也懒得去几回,这是因为百万年来,人类进化出了一套自动节约能量的潜在机制,而这影响了我们日常的行为。此外,书中还总结了一系列能够有效应对懒散天性的实用建议,让我们可以有效对抗祖辈们流传下来的“懒惰基因”,打破“懒惰魔咒”,成为行动力超强的高效能人士。
推荐理由:
现在社会“躺平”成风、“摆烂”盛行,你是否思考过这一切的根源何在?阅读这本《懒惰脑科学——让大脑活跃起来的方法》,你可能会大有所获。认识并了解我们自己,才能更好的生活工作。本书翻译得当,适合我们大学生阅读,所以我把它推介给大家。

作者:叶婷
馆藏地:社会科学借阅室
索取号:B812/16
简介:
本书介绍了排除法、递推法、倒推法、作图法、假设法、计算法、分析法、类比法等8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并精选世界上顶级的逻辑思维训练题,既有简单的谜题,也有复杂的游戏,每一道训练题都是为全方位培养和训练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专门设计的,引导读者亲身实践这些方法的应用。
推荐理由: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喜欢玩数独,这是一种锻炼大脑的游戏。本书详略得当,内容充分,很适合在一个闲散无课的午后,借着懒懒的阳光,配着一杯牛奶,用来训练我们的大脑,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我们的大脑也是如此,常用常新,越用越活,相信本书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增添很多新的乐趣。

作者:刘宝恒
馆藏地:综合借阅室
索取号:Z228/217:6
简介:
本书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描绘了贴近我们生活的一幅幅科学图画,简单明了,通俗易懂,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眼前的这个浓缩小世界能引领你获取更丰富的知识补给,储备更新的文化知识,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推荐理由:
初见《万物简史·动物卷》这本书,它便以通俗简洁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图片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很喜欢这本书,因此想要推荐给大家。人类与动物之间有天然的亲近,因为我们也是高级动物。全书共七章,较为详细的介绍了腔肠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还有哺乳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