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浓郁学术氛围、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教师发展和人才培养,12月4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党支部副书记赵业丽在四教406教室作了主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学术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有炜以及各学院教师代表参加讲座。

赵业丽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见解,对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背景和脉络、新质生产力的定义和内涵、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新质生产力,作为近年来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指的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融合高素质人才、高端装备、先进管理等要素,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它强调的是质的提升而非量的扩张,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讲座中,赵教授首先回顾了生产力提出的背景和脉络,他指出,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新焦点,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随后,赵业丽详细解读了新质生产力的定义和内涵,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在谈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时,赵业丽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证;培养和造就高精尖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最后,赵业丽对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新质生产力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实践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新的发展实践提供指导。赵教授对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意义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学习新质生产力要厘清的若干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只盯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所有技术都要抓,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一哄而上,要防止泡沫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闭门造车。
本次讲座不仅为在场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也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启示。大家纷纷表示本次讲座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撰稿:陈晨 图片:陈晨 审稿:王有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