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外国语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简报(第二十二期)

作者: 时间:2025-09-26 点击数:

安徽外国语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评建工作简报(第二十二期)

本期导读

¨ 评建工作

1.安徽外国语学院2025-2026学年度新员工入职培训圆满完成

2.我校召开2025年秋季迎新工作协调会

3.我校成功举办2025年新入职辅导员专题培训会

4.安徽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服务基层萃青春

¨ 督导工作

1.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旅游学院开展磨课活动

2.英语语言学院召开暑期“三进”工作推进会

¨ 院部动态

1.国际经济学院党员教师用爱点亮特殊儿童认知世界

2.我校学子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直播电商实战赛中斩获全国二等奖

3.我校学子在第18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佳绩

 

                                        评建办公室  

                                        2025年8月


¨ 评建工作

1.安徽外国语学院2025-2026学年度新员工入职培训圆满完成

8月25日上午,新员工入职培训开班仪式在校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党委副书记、校长周之虎从“以德立身、以能立业、以新促行、以校为家”四个维度,深情寄语新教师既要成为立德树人的践行者,也要做终身学习的奋斗者、改革创新的开拓者、安外精神的传承者。“学校期待与你们共同成长,携手创造安外更加美好的明天!”

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薛照明重点阐述了“学兼中外,知行合一”的校训文化与精神内核,并围绕学科布局、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展望了学校立足“新文科”建设、强化外语特色、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发展路径。

副校长刘银国以“师德师风: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当”为题,从“德”“风”二字的文化本源切入,通过“厚德载物”“德才兼备”等经典成语,深入阐释了师德师风深厚内涵与时代意义。

党委宣传部、校长办公室、人事处负责人分别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意识形态”“教职工行为规范及行政管理制度解读”“人事管理制度解析”主题展开系统解读。

8月26日的专项培训,分为专任教师、辅导员和行政管理人员专项培训,分别由教务处、学生处、校长办公室组织开展,充分体现了“因岗施训”的精细与温度。

8月27日的拓展训练,将整个培训推向高潮。骄阳下,新教师们分组协作、彼此鼓励,从“破冰”到“融合”,从“竞争”到“共赢”,展现了新安外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结班仪式上,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童祖芬作总结讲话。她围绕“坚守初心、提升本领、勇于创新、凝聚合力”四个方面,对新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积极融入学校发展大局,在安外的舞台上实现个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2.我校召开2025年秋季迎新工作协调会

8月22日,我校召开了2025年秋季迎新工作协调会。

会上,学生处处长徐桂香对2025年秋季迎新工作做出部署,阐述了本次迎新工作的重要性,希望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高度重视、密切合作,确保迎新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学生处副处长周林丽介绍了迎新工作重点和注意事项。与会人员就迎新工作细节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副校长刘银国指出,迎新工作是全面宣传展示学校的重要窗口,事关学校发展大局。为确保迎新工作高效、有序、安全开展,他提出四点要求: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迎新工作重大意义;做好宣传展示,营造浓厚氛围,以各种形式展现学校的整体形象及亮点特色,让学生暖心、家长放心;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工作细节,做好各项预案,为新生及家长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紧密配合,形成全员参与的迎新工作格局。

3.我校成功举办2025年新入职辅导员专题培训会

8月26日学生处在25栋二楼“一站式”学生社区辅导员工作室组织开展了2025年新入职辅导员专题培训会。

学生处处长徐桂香作“新辅导员如何快速上手学生工作”专题培训,从岗位认知、工作内容、方法技巧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学生工作的基本框架与实践路径,帮助新辅导员明确职责、进入状态。

学生处副处长周林丽围绕“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国际会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毛浩然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挑战与育人路径”为题、学生处心理咨询老师陈彦琦围绕“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沟通技巧”分别开展培训。

此次培训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服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安徽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服务基层萃青春

2025年暑期,我校组织多支实践团队分赴安徽、江苏等地,开展了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各团队聚焦支教助学、文化传承、红色教育、基层服务、科技助农等方面,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我校实践团队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积极投身支教助学,通过多种课程形式用知识与关爱为孩子们搭建成长桥梁,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知识与温暖;主动参与文化赋能行动,走进红色教育场所,聆听革命故事,感悟红色精神,并为当地群众和孩子们开设“红色课堂”传承红色基因;聚焦基层需求,开展包括推广普通话、关爱老人、助农劳动等在内的多样化民生服务,切实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区,结合专业优势为农业发展难题建言献策,探索科技与农业融合的实践路径;开展主题安全教育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又为暑期安全提供了保障。

¨ 督导工作

  1. 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旅游学院开展磨课活动

8月26日-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分三组举行了磨课活动。三个磨课教室分别由院长王有炜、副书记赵业丽和副院长倪胜负责,全院教师参与了活动。

本次磨课活动的教师要求模拟有生授课,教师们通过生动的案例解析、丰富的教学素材呈现、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展示了各自的教学设计和授课内容。每位教师模拟授课结束后,马院磨课小组成员和参与听课的教师对授课情况进行点评和研讨。与会老师精准“把脉问诊”,围绕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语言表达、教学仪表仪态等方面进行,既肯定优点,又指出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7月25日——7月31日,国际旅游学院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迎接审核评估 暑期教师磨课”专项活动,全体教师主动参与,以“满格状态”投入教学研讨与技能打磨。

本次磨课活动采用“分组研讨+集中展示+专家点评”的模式,各教研室结合专业特点与课程实际,确定磨课主题。任课教师提前梳理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案与课件,在小组内通过模拟授课、互评互议,精准定位教学短板;活动中,国旅学院督导组对近三年新进教师重点开展了听评课,从教学逻辑、互动设计、思政融入等维度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帮助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

2.英语语言学院召开暑期“三进”工作推进会

8月7日,英语语言学院召开暑期“三进”工作推进会议。

会上,执行院长徐光霞首先对暑期“三进”培训会的相关安排作了详细介绍。

新学期英语学院将以更高标准推进“三进”工作,强化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形式,确保“三进”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各系、教研室要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与经验交流,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三进”工作提质增效,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贡献力量。

¨ 院部动态

1.国际经济学院党员教师用爱点亮特殊儿童认知世界

8月25日,国际经济学院教师队伍将“爱心课堂”搬进了蜀山区春语儿童康复中心,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以“爸爸妈妈,永远的爱”为主题的认知训练课。这是该院与康复中心作为党建共建单位,深化合作、服务社会的暖心一幕,旨在用爱与专业知识为特殊儿童的成长护航。

课堂上,老师们默契配合,综合运用了引导式提问、精选视频短片、生动现场演示、头脑风暴等多种互动方法引导孩子们观察绘本图画、思考家庭角色、表达心中所想。孩子们被精彩的内容和有趣的形式深深吸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国经学院将继续深化与春语儿童康复中心的合作,持续优化“爱心课堂系列课程”,将其打造成为立得住、叫得响、有实效的党建品牌项目,共同谱写党建引领下社会服务工作的新篇章。

2.我校学子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直播电商实战赛中斩获全国二等奖

近日,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简称“三创赛”)直播电商实战赛全国总决赛在贵州威宁自治县圆满落幕。我校国际商务学院2022级跨境电子商务本科班龚文赛、吴悦悦、冀欢欢、樊丽丽、鲁玉婷组成的“女明猩队”(指导老师:谢杰、史强),凭借创新的商业思维与扎实的实战能力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该赛事全国奖项上的历史性突破,为我校学科竞赛再添佳绩。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是电商领域的重要赛事。此次全国二等奖的获得,既是国际商务学院参赛学子专业能力与实战水平的集中展现,也是学校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

3.我校学子在第18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佳绩

由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第18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近期落下帷幕,我校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副院长陈振华、艺术设计系主任张程程及视觉传达专业教师佘丹丹带领6名学生参赛,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下面简称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榜单赛事之一。我校参赛学生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充分展示过硬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展现青春与智慧,最终斩获3项国家级奖项,充分展现了安外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能力。这一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学院长期的教学积淀与教师的精心指导,也凝聚了创作团队的智慧与汗水。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安徽外国语学院 皖ICP备12017711号